未命名

自從928的佔領行動以後,政壇多了一批新力軍,他們有的不滿意目前的北京干預香港的政治現實;也有一些人不滿意個別團體(特別是泛民政黨)在佔領行動中的處事手法,然後延伸到對泛民政黨的不滿,終於令新力軍自己走出來成立政團,不會再被這群政黨代表。這群新力軍,傳媒稱之「傘兵」,這些組織主要都是以地區團體起家,並已準備在今年11月的區議會選舉參選,與左中右人馬爭一日長短。

這批新力軍部分以政治訴求而成立,眼下來到要參與政治事務的階段,也不得不跟區議員(或政黨內、並非當區區議員的社區幹事等人)一樣要做社區工作,至少要爭取知名度、或幫助居民解決一些社區問題,以免參選時惹得「空降」之名,不過這也是他們陷入困難的地方。

首先這些「傘兵」在參選協調上顯然與泛民政黨不咬弦,早前部分「傘兵」已申明參選時不會刻意跟泛民政黨協調,故此「傘兵」被批評為「搶飯食」。雖然雙方目前為區議會選舉的部署嘗試作協調,另外也有些「傘兵」亦已積極協調。但不幸兩派人最終出現正面交鋒的場面,結果是絕對有機會「益左保皇黨」,這也成為泛民攻擊他們的主要論點。

「傘兵」政團的成立,多少有着政治原因,而區議會選舉正好接着在今年舉行,按常理便是「打鐵趁熱」。但時間緊迫也令他們陷於劣勢,就是沒有充分的地方工作經驗。即使不少「傘兵」政團早在今年初都在地區上設置街站,明顯地還未能提高一定的知名度。而上述問題令他們備受泛民,特別是民主黨的攻擊。

以青年新政為例,他們是比較受人注視的政團,可能因為有被視為美女的成員助陣,而且有成員更計劃於區議會選舉挑戰黃埔的梁美芬、觀龍的葉國謙等人,令初期已累積一定人氣。而在地區工作上,他們有定期的街站、亦有母親節等全家福拍照活動、並會跟進投訴,向政府部門發函反映地區問題,故此他們與地區居民有一定溝通。

然而青年新政在網上的反應,看到他們有些兩面不是人。先是因為會擔搶奪泛民在區議會選舉的票源而被民主黨成員指會產生「建制B隊」的效果。另外他們起初有成員在美景花園維修事件上與民主黨有些聯繫,也令人懷疑他們是泛民B隊。雖然他們在不同場合和訪問中表達團體「本土」、「反對賣港賊」的立場,也沒法洗脫嫌疑,特別是他們曾上謎米台節目,更是被人瘋狂攻擊。不過他們後來能夠借懷仔事件發動示威,消除一定罵名,可見他們並非泛民B隊,至少在大陸移民或非法移民問題上,一般泛民未必肯表明立場的。但總括來說,他們還沒有令外界(網外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近青年新政和民主黨的爭執,相信都是海報事件,於7月中有工黨成員發現青年新政人士將自家海報遮蓋或撕走民主黨原有海報,更登上報紙。不過又有網民發現民主黨也有海報遮蓋青年新政海報,媒體沒有報導。事實上各黨派互相遮蓋海報,這種行徑由於容易取得證據,如要譴責,應該是很多政黨組織也不能倖免,為何只有這宗新聞能上報導,值得深思。

上述事件也反映大多數「傘兵」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欠缺穩定的媒體協助他們發佈消息,泛民起碼還有兩份報紙支持他們。本來地區工作已難以搶奪新聞版面,而「傘兵」背負的政治意念,在地區不大派上用場。同樣是「傘兵」的東九龍社區關注組,至近月才因區議會準備撥款興建觀塘碼頭外音樂噴泉而得到注意。其實很多「傘兵」都在網上建立facebook專頁嘗試與民眾交流,但效果不算特別好,因為專頁的使用者通常是年輕人,與整個選區的老中青包羅有些不同,而他們又能否在區議會選舉投票這些「傘兵」又是一個疑問,畢竟區議會分區太精細,即使有心在選票上支持也無能為力。

「傘兵」的第三個問題是力量極度分散,各自主張也有不同,但是這種微小的差異已令「傘兵」難以互相合作。一例是某政團發起聯署,要求政黨否決政改方案,但受邀政團以發起者的個別政見相左而回絕了邀請。而且這批「傘兵」本身不太希望與大多數既有的組織有太多聯繫,因為他們經過佔領行動後,非常抗拒「被代表」這種一貫社運模式。但是抗拒成為難以組合力量的主因,更何況目前的「傘兵」是以地區為根本,已經資源匱乏,除非當區有切身的民生議題,如北區、屯門區有嚴重水貨客問題,否則其他區域的行動,真的只能「深耕細作」,要投放以年計的時間,他們能有足夠力量、單人匹馬的打一場政壇的消耗戰?

有做政治新聞的朋友對我說,某些「傘兵」政團有明顯的「搏上鏡」傾向。這是「傘兵」的無奈,他們的存在意義,已因一場「8比28」的政改否決結果消除了大半。而香港選民的特色,就是遺忘,現時全港的注意力都在鉛水事件上,更是不利他們。

從鉛水事件中,我們倒可以得到些經驗。事件首先是黃碧雲7月初已公布啟晴邨食水含鉛超標而起,但報告一出,隨即惹來保皇黨圍攻,被指「引起恐慌」,後來保皇黨更否決立法會以權力及特權條例調查今次事件。但一眾保皇黨很快又堂而皇之進入這些受影響屋苑開居民大會「幫助」居民,結果又被本土團體到場抗議。食水含鉛事件反映四件事︰一是歷史較長的政黨有一套機制發掘和處理社區問題,這是「傘兵」無法匹敵,畢竟他們因佔領行動而生,不是社區工作;二是這事件能否令一眾本身支持保皇黨的選民,因議員否決用特權法調查為由,在區議會選舉放棄投票給這些政黨的候選人?我相信有,但票數不足以影響大局,更遑論票源會到泛民還是參選「傘兵」;三是這件事影響範圍極大,雖然保皇黨一開始大力攻擊黃碧雲「搞事」、拖延公布事件等,但後來他們還是利用資源優勢,檢測食水之餘,還能在一些居民會議中取下主導權;四是搶奪傳媒的報導「搏上鏡」,的確十分重要。

當初大家從佔領區離開時,大台上的人叫大家要「深耕細作」,讓民主遍地開花。現在過了大半年,時間當然不長,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會受到感召,大家都是心中有數。這年來很多人都批評泛民一眾元老領導民主運動三十多年,今日仍然一事無成,保守勢力依舊星羅棋佈,絕對需要負責,這論調實屬合理。去年的佔領行動使這批「傘兵」重新在民主運動之路出發,面對保守勢力和泛民固有力量,到底如何突圍而出,看來不是一兩年時間、一兩次選舉可以建立,也希望他們當中有人堅持下去,在四年、五年後的選舉,再次見到他們。

後記︰發表文章後才看到黃成智和狄志遠已準備籌組「新思維」,並會參選區議會。本文不打算討論他們的政治取態,但這消息無疑令泛民一邊陣營的選舉部署更為複雜,畢竟政治形勢日日改變,「傘兵」們能否著地集合,真是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