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大家成日聽,不過對它的了解有多深?近年政府大力發展新市鎮,項目在放上立法會審議前,政府就會先做一輪的研究,當中包括環境評估,而在大量報告中,空氣質素雖然佔一席位,但往往最不受重視,可能對政府來說,只要一陣風就可以將空氣污染物吹散。
以早前立法會工務小組審議大埔第九區的公屋項目為例,就可見政府看待空氣污染的態度,因為政府竟然不合邏輯地將由 1987 年沿用至 2013 年的空氣質素指標套用在是次項目中,即近 26 年前的指標。事後政府解釋研究第九區的環評,正值空氣質素指標檢討,故沿用舊制,即使新指標出場,亦沒有再更新,表現一副事不關己態度。
根據《2013 年空氣污染管制(修訂)條例》,本港的空氣質素指標,規定最少每隔五年就要重新檢討,最近一次收緊標準要數到 2014 年。不過新指標亦非最嚴謹,因為空氣污染物如 PM2.5 、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指標仍超出世衛標準達 2 至 3 倍。
今次大埔第九區的審議,政府更採用 1987 年的指標,懸浮粒子PM2.5的年均指標為55微克/立方米,新指標為 35 微克/立方米,兩者相差 20 微克/立方米。世衛標準是 10 微克/立方米。
大家可能對 20 微克/立方米的相差沒太大感覺,但其實環境局早就找專家為各種空氣污染物估算對健康影響。以 PM2.5 及二氧化氮為例,人體接觸污染物濃度如果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就會分別增加 6.2% 及 3.9% ,所以政府沿用舊指標,亦即忽視了有關 PM2.5 濃度會增加市民 12.4% 的死亡風險。路邊污染物主要為 PM2.5 及二氧化氮,兩者均會增加引發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中 PM2.5 更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介定為人類致癌物之一。
為了應付人口增長,政府經常提出要發展更多新市鎮,但如果政府只顧發展,懶理空氣污染對市民的健康,變相只是開發一個又一個高死亡風險的新市鎮。
政府「搬龍門」漠視空氣指標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