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告,環境局將於三月內公布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訂立長遠政策目標,包括在 2035 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健康空氣行動固然樂見政府訂立取締燃油私家車的時間表,然而要真正紓緩路邊空氣污染,單從私家車著手成效依然不彰。政府必須同時針對商用車輛,包括巴士及小巴等,更進取地推動電動車普及化。

路邊空污商用車佔九成 電動車比例強差人意

預算案提及目前電動私家車佔全港私家車數目 2.7% ,環境局長黃錦星早前亦指相關比例「領先亞洲」。然而私家車數目雖佔整體車輛約 80% ,但路邊主要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源頭,卻是來自佔整體車輛約 20% 的商業車輛,其排放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佔全港所有車輛排放量超過 90% 。因此要減低路邊空氣污染,燃油商業車輛可謂政府要打擊的終極「大佬」。

廣告

然而本港商業電動車輛發展極為緩慢,根據運輸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11 月的登記車輛中,電動專營巴士只有 34 輛,佔全數 6,186 輛專營巴士僅 0.5% 。



圖一:按燃料種類劃分的巴士登記統計數字(截至 2020 年 11 月)

廣告

而在全數 11 萬輛已登記貨車中,電動車比例僅 0.1% 。至於的士和小巴,電動車數量甚至「捧蛋」。



圖二:按燃料種類劃分的貨車登記統計數字(截至 2020 年 11 月)



圖三:按燃料種類劃分的的士登記統計數字(截至 2020 年 11 月)



圖四:按燃料種類劃分的小巴登記統計數字(截至 2020 年 11 月)

現有資助模式不利大規模應用

本港電動商業車輛普及化的表現強差人意,然而預算案並無針對電動商用車提出新措施或款項,僅重申去年預算案已預留 8,000 萬元,資助綠色專線小巴從 2023 年開始試驗電動小巴。至於其他商用電動車,政府亦僅繼續沿用「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運輸業界或機構試驗低碳運輸技術,包括電動車。惟本會認為基金的資助模式不利於大規模試驗及應用電動車,因每位申請者的資助總額上限為 1,200 萬元,而且只涵蓋硬件資本費用,不包括相關的經常開支,例如額外營運成本等,故此每位申請者大多只購買一至兩輛電動車輛作試驗,不符合成本效益。若繼續以此增長速度發展,商用電動車輛全面普及化更是遙遙無期。

事實上除資助購置車輛之外,運輸業界亦一直強調政府需加強電動車基建配套,包括協助業界在車廠及路邊興建充電設施等。政府相關政策局及部門是否能在用地及基建設施上為業界拆牆鬆綁,實為商用電動車發展的關鍵。

須明確目標取締燃油商用車

政府要取締燃油車,推動電動車全面普及化,私家車及商用車必須「兩條腿走路」。多地政府在制定禁售傳統燃油車輛目標時亦一併考慮私家車及商用車輛,正如英國於去年底將禁售傳統燃油車輛的時間,由 2035 年進一步推前至 2030 年,禁售範圍更涵蓋私家車及部分商用車輛,包括輕型貨車。至於燃油重型商用車輛,當地政府亦正積極研究取締的時間表。至於新加坡亦將於 2040 年或之前淘汰所有傳統燃油車輛,包括巴士。

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出爐在即,本會期望港府在路線圖中訂立清晰政策目標及時間表,逐步淘汰燃油商用車輛及私家車,並協助業界興建電動車基建設施等,加快電動商業車輛的發展,建立零排放運輸,長遠改善路邊空氣質素。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