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Baycrest / Wikipedia)
政府即將於周五於立法會討論調整隧道收費的初步評估,以檢視三條過海隧道(西隧、紅隧、東隧)及三條連接九龍和沙田的陸上隧道(尖山、獅子山、大老山)未來的流量分佈。政府稱,現時西隧早上繁忙時間仍有10%的剩餘容車量,故此考慮透過公帑補貼目前是私人營運的西隧,並調高紅隧和獅隧的收費,以將紅隧過盛的車流轉移至西隧。
從傳統媒體報道不難看到「政府計劃補貼西隧計劃減價」等標題。然而,不清楚文件內容的讀者切勿因為隧道有望減價而開心得太早。現實情況是,不論政府如何將車流調來調去,都不過是用六個蓋冚十個煲,現時路面車輛之多,眾多條隧道根本就無法在繁忙時間容納所有車流,遑論是次討論只是審視新界東北連接市區的範圍,並不包括屯門、天水圍等連接新界西、早已嚴重飽和的道路(例如每早令新界西居民叫苦連天的屯門公路)。
政府不得不承認,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段的車流(見圖一),根本早已超越現時過海交通設施的總車容量,有路面車輛如此多的情況下,任憑西隧如何劈價都不足以容納另外兩條隧道倒貫的車龍。
這個方案,無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運輸署狼狽地應付交通擠塞問題,嘗試大灑金錢聘請顧問公司計算車流模型,左計右計,左補右修,根本無從針對問題的真正源頭——城市無止境擴張,政府忽視每天需要路遙遙跨區工作的居民,交通需求氾濫成災,政府除了「公共運輸為骨幹」一句口號以外,亦無一套減低路面機動交通需求的相應措施,任由車輛無止境增長,交通擠塞惡化,路邊污染加劇,賠上的是市民的時間和健康。
昔日已建成的新市鎮現已無法再滿足原區就業的要求,根據 2016 年中期人口統計,每日有 73 萬人從新界投奔到九龍及港島工作,因而衍生龐大的交通需求。展望未來,《香港 2030 規劃遠景與策略》仍然大力鼓吹新界東北及西北面的新發展區計劃,在欠缺政府就就業機會、交通管理等整全的城市策略下,實在難以說服大眾計劃不會重蹈天水圍與屯門居民長期忍受冗長通勤的覆轍。
城市發展觀不變之下,身處車輛犯濫之境,觀乎運輸署計劃用公帑補貼西隧(當中更會承受西隧可以繼續加價、吞食補貼的風險),實非太明智的手段。作為市民,或許我們應該想一想,我們期望政府官員是幫手冚煲蓋,還是有更宏觀的發展視野,從各個層面解決交通擠塞的源頭問題?
文件參閱: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三條過海隧道和三條連接九龍及沙田的陸上隧道交通流量合理分布研究初步評估
隧道分流計劃,不過是六個蓋冚十個煲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