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很會習慣,從應對塞車可見一斑。
習慣早點起身避塞車、習慣邊行邊吸車輛廢氣、習慣幾塞都要揸車……當然大家都想習慣早些放工避開塞車的高峰時段,可惜亦被習慣準時收工,作罷。
早前林鄭整個 400 元交通津貼,大家第一下反應其實幾 BUY ,但計一計數,就知道可獲的資助金額其實不多,再想深一層,補助交通費並沒有解決塞車困局。
從無數次塞車的經驗,我們不自覺地將塞車當成生活習慣,亦忽視了這些習慣就是交通成本,這包括了健康及時間成本。只是大家一直有怨無路訴,只能影張塞車相打卡,再上網呻兩句了事。要改變大家的習以為常,必先要認清其實你蝕緊底。
最近浸大生物系研究團隊就發表研究報告,指私家車行車時,車內的空氣質素嚴重超標。若停車不熄匙,車內的二氧化氮更超出環保署建議標準 29 倍。不止浸大研究,外國早有不少類似研究,指出路面愈多車輛,路邊污染愈嚴重,不但影響市區的空氣質素,亦會影響駕駛人士及乘客健康,更特別警告兒童留車廂內的健康風險比車外高。
目前全港每日就有 5 人因空氣污染而提前死亡。根據衛生署資料,過去五年,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的死亡人數,僅次癌症,成為全港第二及第三位殺手。當你每日因為塞車,被逼困在車廂,又或在擠滿車輛的街道上左穿右插時,已不停殘害着健康。
明明空氣污染的健康後果與吸煙無異,政府懂禁煙卻不懂禁路邊污染。今次林鄭的施政報告亦沒有提出解決交通擠塞的方案,不知是怕得失利益集團,還是置市民健康於不顧?
本會早前找了 300 多名駕車與非駕車者做問卷調查,發現 7 成人認同香港需要盡快解決交通擠塞問題。更有趣是,支持實施更進取的交通政策的人數中,(例如電子道路收費、減少汽車駛入市區等政策),駕車者的支持人數比例竟比非駕車者多。
調查反映大家都認同交通擠塞需要盡快解決,更希望政府採取更直接的措施,而非只是小修小補。解決交通擠塞,已刻不容緩。請林鄭及負責交通政策的運房局局長陳帆,盡快從靈魂遊走的空間回到現實世界,看清楚交通擠塞對市民的禍害!
請勿習慣交通擠塞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