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  AM 730《鈺成其事》

財政司長在去年的預算案演辭裡說:「行政長官提出新一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認為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應該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為香港投資、為市民紓困,我非常認同。」今年的預算案演辭,把「採取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善用盈餘」、「為香港投資、為市民紓困」幾句話再唸了一遍,並再次強調這是「本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

然而,所謂「理財新哲學」,除了宣布突破過去奉行的公共開支不超越本地生產總值(GDP)20%的準則(下年度是 21.6%)之外,未見有具體的例子或說明。預算案有甚麼「前瞻性」和「策略性」,恐怕沒多少人看得到;「為市民紓困」,似乎只限於延續一貫的「派糖」措施;至於在「善用盈餘」和「為香港投資」方面,又有甚麼跟過去歷屆政府不同的表現呢?

說到為香港投資,教育和人才培養應是重點。政府經常強調,人才是香港的唯一資源;這麼說,政府對發展教育理應特別重視。可是,跟其他很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比較,香港的教育開支長期都是偏低的。林鄭月娥2017年就任行政長官,立即兌現她的競選承諾,給教育經常開支增加50億元,贏得教育界不少掌聲,但這其實未能改變香港在教育投資上的落後情況。按教育局發表的數據,香港教育開支總額佔GDP的比例,過去5年維持在3.3%的偏低水平,未有在本屆政府開始後出現突破性的改進。跟回歸初期比較,教育開支佔GDP的比例以及佔政府總開支的份額,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熟悉香港一般中小學情況的人都知道,資助學校裡的環境、設施和教師編制,比資源充裕的直資私立學校要差得多。很多人反對資助學校轉為收取昂貴學費的直資學校,剝奪了基層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但人們應該問:以香港政府的財政能力,為甚麼不可以為資助學校提供更充裕的資源,讓它們在不收學費的同時,擁有跟直資學校媲美的條件呢?

既然財政司長一再強調要為香港投資,又說香港有「充裕的財政儲備」,應要善用,有甚麼比大幅增加教育經費更能體現「為香港投資」呢?

本文由作者授權,從 http://tsingyoksing.hk/ 轉載


 投資未來(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