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程好友討論,他指近期屋宇處請顧問公司檢討有關樓宇風力設計的結構指標,檢討成員由多位學者組成,據知將會把新指標提至非常之高,現正把提案諮詢業界。友人年紀輕輕,已經有機會代表公司就提案草擬一些意見。
其實這個檢討決定早已存在問題,因之前先行於條例檢討小組內通過這指標的檢討需要,可是在小組內其實有很多成員也是學者背景,而非一些實務的工程師背景,上屆好似只有一人是一位每天做設計的工程師。
一般工程師多沒有興趣參與這類小組,不參與的話,只能把命運交予別人手上。這有如政治一樣的遊戲,你不關心政治,早晚會被一些庸才管治。
說回這個結構工程指標,到底有何問題呢?我不是結構工程專業,但與好友討論後,發現至少有好幾個問題。
首先,指標提高或收緊之後,以後很多樓宇設計動不動就要做wind tunnel,即做模型作吹風測試。香港其實只有幾個作吹風測試的實驗場地,而檢討標準的學者們本身也在類似的地方工作,到新指標生效時,大量項目也需要作吹風測試,實驗場地將會供不應求,當中更存在利益衝突。
另外,把香港的結構標準提高至全球最高,簡單的做法就是比較世界各地的標準,再把最高的應用,這也是檢討的方法。結果是會大大加重日後建築成本,羊毛出自羊身上,樓價被這提高了,香港不是話難上車嗎?
加上,更嚴厲的標準當然好,安全嘛,前提是把標準大大提高之前,我們是否需要先檢視現今狀況如何呢?近年有什麼關於樓宇風力結構的嚴重事件或意外發生過呢?所指的事件有如電梯安全出問題,的確有需要檢討電梯條例。工廈大火事件,又是有需要檢討消防條例。但樓宇結構標準,多年來根本沒有大問題,一套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標準,何解需要作如此嚴重的修改呢?
再者,工程師除了計算之外,很多細微部分可能需要經驗。一般情況下,有相當經驗的結構工程師在「夾則」時能在細微地方很快地作出判斷,認為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若一旦標準出現嚴重修改的話,這些經驗都需要重新累積,大家工作節奏都減慢下來,因為每每都要「入機」計一計,那又是建築成本的一部分。
這個討論很有趣,除了工程知識的交流外,我還看見好友對工程的熱誠,本身工作也幹得頗開心。好友的老闆要求他草擬對這份標準檢討諮詢的意見,其實是一份額外工作量,但顯然他樂在其中。
財務自由之後是否繼續工作,很多時取決於工作上能否找到滿足感。財務自由,全職享受人生當然好,但要完全放棄工作上的滿足感又有點捨不得。畢竟,幹一些項目,甚至一個行業,因為你而有一點點不同,這足以令你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