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次與亂博飯局,見《神秘blogger之飯局》,得知她想到國內搞科技生意。上周與她及皮老闆出來談談近況,又以門外漢的角度替亂博的區塊鏈項目給點意見。
到國內搞生意,有很多優惠補貼,吸引港商,尤其科技公司。但原來國內做生意真難,政策話改就改,有時遇到答應了很多條件的官員,以為有著數,誰知後來該官員被切換了,新上任另有政策。
好似之前內地政府突然對發幣行為非常敏感,有個案涉及一些國內開的公司並沒有在內地發幣,只是於國外有發幣行為,也遭到「拉人封艇」。
不鼓勵發幣,後來鼓勵區塊鏈公司幫中小企把它們的帳目放到區塊鏈,又是控制經濟吧。
此舉其實問題多多,有多少中小企業願意把帳目上鏈?內地政府當然希望公司帳目都清楚上報,因為更透明,不會再有機會瞞稅。然而,中小企是否這樣想呢?把帳目放到區塊鏈上,成本、毛利這類數字都無秘密了吧,不少公司不想放上市,正是不想讓人家知道它的帳目。
加上,區塊鏈公司本來借搞科技項目做大生意,可以闖出一片天,科技創業家無不想改變世界。如今被安排要做服務供應商,瞻人鼻息,很難過。
因此,亂博對內地生意意興闌珊,不如回香港搞,甚至到外國搞。如今香港最紅的區塊鏈公司算是trustMe,其區塊鏈項目並沒有發揮區塊鏈技術的神髓。
它把所收集的資料以區塊鏈儲存到cloud,可以隨時被回看記錄。但其實並未有用到去中心化與分散儲存這些技術。Cloud是single point of failure,資料仍然有機會被篡改,而且公司的資料成為了別人的大數據,分散式的區塊鏈才是中小企的優勢。
還有一些玩QC/QA,以奶粉罐上的QR可以追蹤一串區塊鏈,保証是真貨。然而這仍存在漏洞,奸商可以收賣「真罐」,換入是「假奶粉」,一樣可以假貨當真貨賣。
亂博了解過發展區塊鏈的公司,普遍在搞炒幣,而正經搞區塊鏈的,又未有好好發揮區塊鏈的最重要decentralise這個概念,即去中心化,分散化。她希望借一個項目來做試點,推廣一下區塊鏈技術。
聽到這裡,我與皮老闆大概算是聽得懂大半內容吧。主因看了亂博的著作,大概了解過區塊鏈是什麼一回事。記得曾經有好幾位身邊朋友,一聽到「區塊鏈」就問「乜鏈呀?炒幣果D?」,我已經算好好了。
亂博有一個試玩項目的想法,就是利用區塊鏈搞一個評價IPO上市文件的平台,參與評價者可以給分數,之後再做三到六個月股價的back testing,看看威力如何。用區塊鏈希望可以去中心化,製造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平台,因為它所儲存的資料不能被任何人修改,透明公開。
我們對此給了點意見,IPO的招股書只有很短時間,評價者未必每次都配合得來,不方便就不去幹了,資料自然不足夠。
另外,IPO沒多人認識,它的好壞未必有太多人關心。而且,抽IPO的多不理會基本面,IPO的招股書有多少人會去看呢?看書的不會抽,抽的不會看書。
還有,最終的back testing作為成功標準,這個我最有保留。始終一支股票的基本面與其上市後數月的表現,股價升跌,其實關係不大。半新股的升跌,另外的因素更加影響,例如抄賣人數多寡、莊家散貨與否、股權集中度、市場氣氛等。
因此,建議不如用恒指成份股,而且可以集中一班民間高手一路追蹤著其價值,日後每支股票跟了一條區塊鏈(就好似一個檔案),記錄了其每次業績後不同評價者對他的分析與評價,更能計算出一個價值。
概念類似大行報告,之不過這是以區塊鏈方式收集與儲存,永遠不能被人修改,亦沒有大行出報告的動機。若搞得好,這50條鏈可以變得好權威,因為權威,就能吸引更多權威評價者加入,成了一個區塊鏈的價投指標。
透過這次飯局,亂博讓我們走上科技尖端,不過其實大半餐飯都在談其他有趣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