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以休息為由,大條道理取消到天水圍與地區團體見面,惹來無數批評,當然藉得抽水,但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何解天水圍有人住? 何解愈來愈多人住大西北?

如果你是「城市人」,一聽到香港大西北,肯定會覺得好離身。不過你身邊總有幾個來自大西北的朋友,為了出市區番工番學,每朝會比你早兩小時出門,然後做地鐵沙甸罐頭,或者「慢遊」屯門公路。

如果有得揀,相信不少人都想在原區工作,因為慳時間又慳車費,但實現這個願望對新界西的朋友來說尤其困難。從《香港 2030+》規劃署列舉的數據可看出端倪,香港有 41% 人口居住新界,但只提供 24% 的就業職位;相反都會區有 59% 的人口,卻提供 76% 的就業職位。根據統計處 2011 年人口調查,在屯門 24 萬的工作人口之中,有三分之二的人(16 萬)是需要跨區工作,當中有一半(8 萬)是需要「離鄉別井」去九龍或港島上班。

新界區的就業職位缺乏,源於新市鎮的規劃發展失誤。屯門新市鎮,原有的工業區日漸萎縮,相鄰的天水圍更是一個就業孤島,幾乎所見的樓宇皆為住宅,另外最多的就是大而無當的休憩用地。而近年新市鎮的發展趨勢,第一代的新市鎮(荃灣、葵涌、沙田)及第二代的新市鎮(大埔、粉嶺、元朗)與市區的距離更加遙遠,這個趨勢一直延續至現時的洪水橋、古洞及新界北新發展區的選址。當這類過份強調住屋功能的新市鎮愈多,就等於愈多市民需跨區工作,變相加重新市鎮的交通負荷。

早前政府提出興建 11 號幹線,連接洪水橋、屯門公路及北大嶼山三處,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並為未來興建的新市鎮鋪路,不過掃管笏一段卻離奇地匯聚於早已塞爆的屯門公路。一日政府發展新市鎮的思維持續不變,無法令新市鎮「自給職位」,可見將來會有更多市民動輒以兩小時、甚至更多的通勤時間跨區工作。究竟 11 號幹線能否紓緩交通擠塞,還是會重蹈其他新市鎮的覆轍,為更多馬路帶來更多車流,造成反效果?

11 號幹線中,掃管笏一段會駁回屯門公路。


 被林鄭放飛機的新市鎮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