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安娜 @進步教師同盟】

廣東人的母語是廣東話,福建人的母語是福建話,究竟普通話是誰的母語?有人寫文章提及普通話「是我們的社會母語」,引起了一些討論。誠然,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但社會不等同於人,人有母親,社會沒有;人與母親,那是血緣上、自然的關係,訴諸的是情感,人與社會不是, 所謂「社會母語」, 強把普通話當母語,那是一種矯情,也偷換概念。

關於教學語言,教育改革以來,一直強調母語教學,在2001年,時任特首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推廣「兩文三語」是既定政策。早在1982年國際顧問團提出以「心中的語言」學習;1997年的《中學教學語言指引》指出世界各地及本港的研究結果顯示,對大多數學生來說,以母語學習,成效最佳,大多數學生較喜歡以母語學習,用母語教學,為學生消除學習大部分科目時的語言障礙,學生因而較容易吸收知識、分析問題、表達意見、發展探究精神及培養敏銳的思考能力。

2015年「課程發展議會」的《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文件中指出中文是香港大多數學生的母語,中國語文教育除了要均衡兼顧書面語(包括語體和文言)及口語(包括粵語和普通話)的學習外,亦要關注學生︰運用規範書面語的能力,以避免學生的表達受口語或網絡語言的影響。當中仍然提出培養善用「兩文三語」溝通的人才,可是仍「繼續」以普通話教中文為遠程目標,雖然普教中的成效仍然成疑,雖然有些學校已由普教中轉回粵教中。

當局提倡母語教學,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經過研究才有的政策。如果我們認同母語教學的成效更高;如果我們明白普通話並非大部份香港學生的母語;如果我們了解普通話和廣東話也是一種口語,學習中文不等同是學習口語,在香港的語言環境,在一般教與學的情境裡,師生用廣東話較能表達高階思維,用普通話則會窒礙高階思維,勉強用普通話教與學,則要付出影響高階思維的代價。普通話教學時所謂的減少方言干擾的得益,與普教中窒礙高階思維的損失相比,可謂得不償失。

何況採用普教中能否做到所謂的減少方言干擾?文件中強調的「規範書面語」,也不是採用普教中可以解決的。如果學生寫文章時用「吹水」,你會說是用了口語方言;可是若他換上「侃大山」,你可能摸不著頭腦,或者是覺得很有隔膜,我們可以在普通話課本裡找到這個用詞,其實這也是方言;要是有人說你「長時間沒完沒了地說一些瑣碎、不恰當或無效的話」,說話如斯累贅,可就沒有了「吹水」的簡潔傳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吹水」二字,之所以傳神,因那是屬於香港人的詞彙,雖然現在還未編入詞典。現在流通中港台的「牛仔褲」一詞,本來是香港人的詞彙, 筆者手上那本1988年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還杳無影蹤,2004年版本的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卻已現身說法了。引用這些例子只想說明,俚語並不可怕,普通話也有俚語,我們現在用的不少詞彙、諺語,本來就是俚語方言,若採用普教中成效在於減少俚語方言,強調規範,忽略了高階思維的訓練,層次也未免太低了吧!

教育局一意孤行地把普通話教中文作為遠程目標,實是昧於香港中文學習的現實。

(圖:thestandnews.com)


 普通話是誰的母語?

 https://www.facebook.com/progressiveteachers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