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六月為止,台灣出口受挫,面臨難以保三的風險,而南韓於本月1日與中國正式簽訂FTA,更是給台灣一記當頭棒喝,政府官員不禁呼籲,ECFA固然重要,但改善投資環境才是治本之道。

中台兩國於2010年6月29日簽定ECFA,並向中國列出了貨品貿易以及金融業為主的服務業早收清單,從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但根據經濟部檢視,我國去年對中國出口竟下跌了2.8%,且下跌率最高的三樣產品正是ECFA列的早收清單,下跌幅度高達28%至42%,使經濟專家痛批ECFA早收根本「沒路用」。

反觀中韓則於2005年開啟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研究,2012年5月正式啟動談判,歷經14次對談後,雙方正式於今年6月1日正式簽屬協定。經濟部評估,FTA勢必會大幅影響中國與台灣的貿易情形,GDP將因此下跌0.5%,亦即損失595億新台幣,總出口則減少1.34%,相當於損失1125億新台幣,並且鋼鐵、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主要出口大陸產品,將會首當其衝,成為最大受害者。

眼看ECFA成效不如預期,且FTA的效益持續擴大,企業開始意識到台灣將會大失中國市場,使官員也嚴正指出「出口救不了,應先救投資」,過於執著改善ECFA,出口成長率不一定有確切的成效,反而投資台灣的環境及產業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台韓兩國有高達八成的出口相似度,且皆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台韓的競爭只會擴大,而不會減少,導致業者對於FTA的簽訂更加有感,因此鴻宇電子商務市場部經理認為,台灣要真正提升實力,不該只有思考改善ECFA,而是規劃預算,確切幫助本土品牌打出響亮的知名度,才能真正提升產品競爭力。


 出口保不了三 中韓FTA將擊垮台灣(一個人的旅行_雯)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