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TMHK
近年本土意識迅速崛起,當中涉及很多原因,例如意識到現時政治代理人不斷出賣香港權益,共匪在香港的赤化計劃日趨嚴重等等。關連到本土意識的文章、著作,節目及組織亦隨之冒起,而當中亦出現了不少領頭人物,例如:黃毓民、陳雲,黃洋達等人。但即使意識形態如何轉變,本土派利用不同渠道去宣揚論述,但都是會面臨跟其它派別同樣的問題,就是可以做到清楚論述的只得很少。這個問題其實不能完全根除的,只能夠某程度的改善。當然傳訊者的技巧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但接收者也佔上不可或缺的席位,而這篇文章是想談及接收者的。
我們常說「泛民系統」經常去進行造神運動,創造出不少政治明星出來,但其實本土派亦有類似情況,只是程度上略有不同。而不少本土派支持者從前都是泛民支持者,但經過泛民主派不斷出賣香港人利益,從而開始否定過往的遊玩式抗爭,轉營到本土派之上。但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依然渴望去被拯救,渴望被人領導著去行動,只是角色不同罷了。一場政治運動有時候需要領頭人物是正常的,但作為一個抗爭者,並不能一直希望去被人領導行事。為何?一來: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是有永遠的政治保證,在抗爭上最後只可以相信的永遠都是自己。當然你可以在一個政治人物變質時,毫不猶豫的捨棄他,但有更多人是會選擇繼續「含淚投票」的,這樣就是民主黨長做長有的原因。二來:即使政治人物一直沒令其支持者失望,不過可惜的是,每個人都不會永遠存在於我們身邊。萬一該政治人物受到政治打壓而入獄,甚至因天命或人為而遭遇不測,那在這期間,我們究竟如何是好呢?
單靠少數人的政治論述是無法增加其覆蓋度的,因為即使網台變得如何普遍,節目變得如何受歡迎,都是會有人未曾接觸或不選擇去聆聽的。而我們可以如何解決這個狀況?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傳訊媒介」,去對身邊人作出一個論述。可能有人會認為網台節目是一種娛樂,這也是無可厚非的,題材多元化和可以隨時重溫的網台節目,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份。但網台節目的作用絕不是如此,在過往多年,不少主持人透過網台節目去作出政治傳訊,而這亦是本土意識迅速起的其中原因。就如小說《金錢師》經常提及:「不要玩別人的遊戲,要開始自己的遊戲。」,正因如此,網台節目正正就是教導你如何去「開局」。
但究竟我們要如何「開局」呢?單靠觀看網台節目其實是不足夠的,因為大約一小時的網台節目,只是主持人對某種知識的精華。如果想要去真正的「開局」,更加要看不同類型的書籍,並且要作出思考。可能你會覺得很難,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因為民主從來都不是單靠一個人就能打拚出來,現時的「不可為」正正需要吸收和精煉,最後導致這變得「可能」。可能你覺得你並不需要走到這麼前,但即使你只是作為一個支持者,你都要不停精進自己的政治思維,每個人都不再是「觀眾」,而是「持份者」。當你面對一些完全不理政治的朋友,你要去和他解釋現時的政治紛爭(如中港矛盾)還是容易的,但要講解城邦論就是十分的困難。你叫他去聽某某人的節目?一個多小時的節目,有多少人真的會理睬?即使他會去理你,但沒有基礎知識,聽你也好像沒有聽一樣,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可向主持人即時提問。唯有你真正的吸收消化,再向朋友作出一個政治論述,有疑問盡能力去作出解答,才有可能令他們真正明白。
作者:Werner(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民主不是單靠一個人去打拚(Werner)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