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圖片搜尋結果

(網上圖片)

中醫對兒科保健期分為: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幼童期、兒童期。新生兒期,從出生到滿月為新生兒。在生理上新生兒要適應新的外界環境,開始呼吸和調整循環,依靠自己的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攝取營養和排泄代謝產物。從形體上體重增長迅速,大腦皮質主要處於抑制狀態,興奮性低。故急病後反應性差,其疾病與胎內、分娩及護理都有密切關係。如早產、畸形、窒息、腦部病患、破傷風、呼吸道感染、驚風、黃疸、消化不良等;因此在飲食、保暖等更應細心護理特別重要。

在廣東有些地方習慣呱呱墜地吃黃蓮,以小許黃蓮打碎,加温水蒸熟,以汁液喂呱呱墜地的嬰兒,認為可免瘡疹、熱毒。但在醫學日益昌明的今天,這些方法,似乎不一定要再用了。但還是有人要問,新生兒喂幾天黃蓮?會否有碍健康?按中醫兒科保育的《保要新書》曾提出:「小兒初生,唇紅、眼睛胶結,舌尖紅絳,此為'胎熱',可以黃蓮汁喂兒,使清熱降火。」亦有謂新生兒服黃蓮會導致「黃疸病」,此說還值得進一步研究。《本草綱目》載:「黃蓮治小兒赤眼、口疳、預解胎毒。」亦未發現歷代醫家有黃蓮可致黃疸的說法。有些典籍還記載以黃蓮治嬰兒黃疸。

中醫兒科學有「胎黃一証,是指嬰兒出生後皮膚面目出現黃色,輕重不一。輕的數日內自行消退,如果數日不退,則交由胎毒或感染,可辨証治療。現代醫學認為新生兒黃疸病由於血液内膽红素濃度增高,使肌膜、粘膜及皮膚發黃,如先天或後天性溶血疾病或骨髓未成熟紅細胞破壞過多;或肝細胞對胆紅素的攝取、結合、運轉、排泄的障礙等,如肝細胞的損害及酶系統活力減低或缺乏等。此外,如肝內、外胆道阻塞,或先天性胆道閉鎖,亦能導致新生兒發黃。由此看來,嬰兒呱呱墜地不一定要吃黃蓮;而黃蓮能否導致嬰兒黃疸,似仍應作進一步的研究。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2–3日內可出現輕重不同的黃疸,一般7–lO日能自行消退,并不伴有其他症狀,稱為「生理性黃疸」,包括古代文獻「明黃」的范围内。未成熟幼兒的生理性黃疸消退较遲,以不超過6周以上嬰兒,一般不需治療。如黃疸較黃,可用茵陳9–15克加红棗去核3–5枚煎水喂版服,以促胆红質的排泄。如持續不退或加重,可考慮病理性黃疸,這只不過是介紹一些常識,一般在醫院的西醫都會處理。

朱伯銓中醫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