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秋奪暑需防「濕」
很多人問我秋天來了,應怎樣進補,我說現在濕氣還是太重,不宜過急補。但很多人又說,那裡來這麼多濕?何謂濕,濕是甚麼?看來真得長氣一些,與大家講清楚濕是怎麼一回事。濕是有兩種,一種是外濕,指大自然的氣候。立秋過後,氣候還處於爭秋奪暑,濕為長夏的主氣,暑令雨多而潮濕,地面上陽熱盛滿,尚未降入土下,經暮夜之涼氣降入地下之水中,當暑熱上騰之時,地下之水旋昇,此時熱蒸濕動,濕氣濡滋,使空氣的濕度增強,故暑邪常兼挾濕邪侵犯人體致病。另一種是內濕,指人體脾臟功能,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如果脾的運化失常,不能行其津液,於是聚而成濕,甚則積而為水。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濕邪致病的特點
濕邪重濁,使人的身體仍極易出現倦怠。多見頭身困重,四肢酸懶發沉,頭重如裹、身體困乏,四肢酸﹔濕邪留滯經絡關節,則陽氣不布,而見肌膚麻木不仁,關節疼痛重着等,故又稱濕痹,「濁」即穢濁,濕濁症狀,如大便溏瀉,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疹等。濕性黏滯,「黏」即黏膩,「滯」即停滯。正由於濕邪的性質黏膩停滯,故其致病往往纏綿難癒,病程較長。如濕痹、濕疹、濕溫病等。
二、濕的內因
香港人的飲食習慣辛辣、生冷、煎、炸、烤,經常關在冷氣房,少運動少出汗,做成脾胃運化不好,再加氣候潮濕,內因加外因聚在一起,容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使人體氣機升降失常。脾是主要運化水濕的臟器,脾性喜燥惡濕,如果濕邪留滯,則常先困脾,使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濕停聚、發為腹瀉,水腫等病,所以《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所以先除去濕邪,再進補。
朱伯銓中醫師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