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1 日,在內地俗稱光棍節。大家彷彿放下過去一天美國選舉的陰霾,迎接這個全國、甚至普世歡騰的日子,因為多個網購平台促銷大砍價,人人鬥快搶貨,動作夠快便成為大嬴家。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今晨開賣 52 秒後,全球成交額即超過 10 億人民幣, 6 分 58 秒後便超過 100 億人民幣, 39 分 45 秒後更達 300 多億人民幣。今年天貓更宣佈設立香港專區(即以港元計價),香港街上舖天蓋地的宣傳廣告,歌頌這個商品半折、免運費和手續費的購物節。
只要安坐電腦前,把握機會,及時按掣,網購如此方便輕鬆,轉眼貨物有專人送到你面前。事實上,是否真的按一個掣貨品便會自然出現?強烈物慾與方便的購買模式背後,掩藏了多少最後要由我們自行承擔的成本?
雖然香港的電子付費選擇未如內地般普及,然而 2016 年本地的電子商務總金額為 342 億港元。無論是購買旅行套票、添置日常用品、或是網上選購禮物,網上購物平台的角色漸漸滲透日常生活之中,相信身邊一定有不少朋友,定期會到國外網站購買衣物或書籍,或到淘寶添衣、甚至家居物品。據消委會最新報告顯示,本港的高學歷、年輕及中年人士皆愛網購,受訪者的每年網上消費額,平均高達 1.5 萬港元。問題是,這些輕而易舉購買的產品,需要經過多少程序才送到買家手上?
貨品經歷生產,包裝,送運等過程,而貨物運輸不外乎三種途徑:海陸空(船、車和飛機),它們主要的移動路線及所排出的廢氣,都是包圍著我們的生活範圍。香港處於港口位置,大部分物質資源均需依賴進口,轉口貿易亦是其中一個主要經濟產業。由葵青貨櫃碼頭以至赤蠟角國際機場等多個物流集中地,每天便需要處理大量內地及國際市場的中轉貨物,如2015年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便有 2007 萬個標準貨櫃量。本會於2016年空氣污染半年結報告中曾提出,香港西邊(由新界西、深水埗、葵青區以至東涌)的空氣污染水平高於香港整體平均值,囊括全港 SO2 (二氧化硫)、 PM2.5 、 NO2 (二氧化氮)最高水平的三甲地區,其中的主要源頭,便是船舶污染及多個運輸基建工程。
香港網購文化雖屬萌芽階段,然而如地舖租金等經營成本上漲的情況下,愈來愈多中小企業或個人創業者嘗試在網上貿易平台分一杯羹,大戶提供網上訂件送貨,小戶又嘗試創業售賣小手作,電子貿易的趨勢在所難免。然而,在必需與慾望之間,我們是否應有個平衡?容易得到,是否亦較捨得放棄?以綠色和平針對過度消費衣物的調查為例,本港 2014 年棄置逾 11 萬噸紡織品,相等於每年人均棄置 102 件 T 恤,但當中只有不足 4% 的衣物可回收。提倡節約衣物消費的民間團體「執嘢」,每次舉動完活動後總是剩下大量被遺忘的二手衣物,要工作人員事後一件一件執拾打理。
不妨從個人行為放大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政策來看。早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及,香港、廣州和深圳將合力成為區域融合的貨運發展區,由香港擔任承接洲際航線的客運與貨運並重的綜合性樞紐機場,廣州以亞太區域航線為主的客貨運機場,而深圳機場則定位為亞太地區主要快件集散中心,三地緊密連繫,形成一個高可達性的人流及物流運輸網絡。近期出台的《2030+:跨越 2030 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於香港西邊的市區及運輸基建、以及新界東北增長策略區的物流中心地帶中均可見端倪。
瘋狂網購不必然是龐大物流基建發展的唯一原因,但絕對有佔有一定重要位置;個人選擇不必然能輕易動搖或改變大企業營運模式及城市發展政策,但絕對是間接鼓勵基建無盡擴張的合理性。在大家反思香港未來該如何達致可持續發展、避免過度開發天然資源而造成空氣污染、生態災害、土地破壞的時候,我們更要有日常生活的醒覺。簡單按鍵購下驟眼的心頭好,其實均代表著過後無盡的漣漪影響。買下買下,真係環境都無埋。
光棍節來襲香港:買多一件貨,吸多一啖廢氣?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