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在家接受教導和學習,孩子單靠家庭和社會資源作為學習方式,而「在家教學」的理念與教育哲學有相當大的關係。近日就有一宗關於本港教育的新聞,事緣為今年5月才移居來港的廣西11歲男童李科成,因為他的父親不滿本港學校的教學方式,於是去信教育局申請「在家教學」,亦即是代表李童不會進入學校,而在其父親的安排下,於教育中心學習。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截至2014年10月為止,本港有25宗申請在家教育的個案,而本網今日就和大家分享「在家教學」這個另類的學習模式之外,亦訪問了幼稚園及小學老師對此的看法。

傳統的教育體制之中,小朋友到了適齡入學階段就會由家長報讀學校讓小朋友入讀,但各國都有不同的學習體制,以香港為例,本地的教育制度一直都被外界評為填鴨式教育,幼稚園、小學、中學都會以課本為主,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都缺乏了創意的成份,但在教育局進行課程改革後,學生的學習已加入了不少新方式,讓學生可以發揮創意。

▼李科成(圖右)的父親去信教育局申請「在家教學」。

▼本港的傳統教育模式是以課本為主。

但坊間仍有一些家長並不認同本港的教育制度,他們向教育局申請「在家教學」,並由父母自己擔任老師的職責,為孩子的個人興趣製作出既適合又貼近的教材和課程,而這種教學方式較為個人化,但是,單獨一個家庭能夠為孩子提供的知識是有限的,所以他們會組織起一個社群,及利用社會現有的資源,如教學中心、興趣班等來互補不足之處,亦可讓孩子得以在一個彈性較大的環境下學習,從而得到學校以外的非主流學習環境。

對於「在家教學」這種特別的教學模式,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又有何看法呢?任教於荃灣幼稚園的陳老師表示,選擇在家教學的家長是需要有專業知識,以幼稚園為例,她每天都會花費很多精力和心機製作既吸引又有趣的教材,而且在家教學令小朋友缺少群體生活和朋輩之間的互助及互相學習的機會,她更說到:「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影,在校學習更能培養小朋友的生活和個人紀律」。

任教屯門一所小學,現為四年班班主任的杜老師是認同在家教學的模式,建議父母要客觀地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要是甚麼,而且要衡量家庭自身是否能夠提供及負擔。但杜老師也同時指出在家教學的不足之處,她說:「傳統教育有範疇,有階段性,有考核,有規範,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在家教育可以靈活有彈性,無規範標準。如果要提及影響,好的是小朋友學習時間地點及內容很彈性;不足的是小朋友欠缺大群體生活,亦可能欠缺社會生活中需要有的某些技能,但要視乎在家教育是教甚麼。」最後,她建議各父母,把「在家教育」的理念輔助傳統學制的話,對於小朋友的未來發展會較好。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曾在一個活動上強調,現行的本港學校教育的地位不可以被取代,因為學校教育可以為學童提供廣闊及有系統的正規課程,亦有豐富的學習經歷,從而令學生和老師之間得到良好的互動,而且學童在校可以經歷和體驗到群體的社交生活,發展更為全面。吳克儉指正規教育之中,會有很多專業的老師為學生作輔導和支援他們整個學習的過程,這方面並不是一般個別安排和片面的在家教學所能取代。

其實,不論是在家教育或是傳統的學校制度,小朋友的發展才是最為重要,常聽到「贏在起跑線」這句話,但什麼樣的起跑線才會贏?年紀小小的孩子,在父母個人的期望之下,不斷參加各類型的學術班、外語班、興趣班,但其實父母們,又有否認真地為孩子想過「他們到底需要什麼?」這問題呢?有時候,過份的催谷未必是好事,學特首的說法,適度有為才是真正的教導小朋友方式,而更重要的是積極不干預小朋友的興趣,才能令他們贏在起跑線。

▼陳老師雖然在幼稚園任教,但每一次都親自製作教材及準備教具。(陳老師提供圖片)

(部份圖片轉自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