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主要幹道的例子,完全沒有行走的空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步行,在香港是一件極度被規訓 (disciplined) 的事情,一般只會聯想起在公園散步,或者在商場與架空天橋之間穿梭,能夠在城市漫遊已經是浪漫,只有去旅行時才會稱之為散策。

有人說,馬路是城市的血管,輸送著資本主義賴以為生的血液,把上班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由家運送到工廠和辦公室,日復日的打拼,奔波一生只為那比籃球場「鎖匙圈」還要少的一塊「瓦遮頭」。

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街道的位置變得可有可無,反正要通勤就坐車,要消費就走進商場,要工作就進辦公室高樓,用「離地」來形容現代城市人的生活,益發顯得貼切。

政府曾經大力提倡市民步行,據說日行一萬步是世衛的建議,筆者相信能夠做到這目標的城市人並不太多,能夠做到的可能只是工作需要,或者是要透過消費放工後在健身中心才得以達成的健身目標。

倘若如此,步行其實和空氣污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步行只是眾多運動的一種,並沒有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帶有目的性的步行,只能夠在被規劃的地方發生,例如在過度平整過的公園小徑,或者是運動場內的緩步徑。沒有文化的支撐,步行就注定被邊緣化,行人就只能是車輛的附庸。


Hendrik Tieben 等人的研究指出,舊區的密集街巷網絡才是社區經濟活力的來源。圖片取自 Hendrik Tieben et al, “How to Creat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Hong Kong? Inherent Problems of Recent Urban Layouts for Microeconomic Opportunities and Quality of Living”

劃出行人專用區,也不一定可以鼓勵人多走,往往是本來已經是人多過車的情況之下,政府才願意劃出一個小小的地區給行人走,只是順應某種的既成事實而已。在城市及交通規劃上,行人往往被忽略,甚至被消滅。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的Hendrik Tieben等人,就曾經比較過天水圍北和西營盤兩個面積相若的社區,發現西營盤舊區的密集街巷網絡、綜合土地使用及傳統社區設計的做法,不但能夠使街道充滿活力,街坊也能輕易取得生活所需;相反,天水圍北的設計,因為要著重高速的交通網絡供車輛行走,以及增加空間以提供更多的公屋單位,行人往往只能夠避車而行。


天水圍主要幹道的例子,完全沒有行走的空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在天瑞路,居民需要在大街上走 400 多米,在附近無任何的商舖在旁的情況下,才可以走上行人天橋,走過對面的馬路。在這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肯走上街道做漫遊者?這些由上而下的推土式規劃,實在是消滅行人文化的罪魁禍首!

外國曾有文獻指出,提升街道可行性 5% ,便可減少 6.5% 的汽車行駛里數,從而減少 5.6% 的氮氧化物 (NOx) 和 5.5%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s) 的排放 1 。街道買少見少,取而代之的是車龍處處的幹道和商場行人天橋組合,「離地生活」的後果,是我們再也不會抬起頭,望得見本來屬於城市的藍天。

推動步行文化,你我有責,密切留意 CAN 的兩項相關活動!

索氣大作戰 之 步走孤城

Walksapp - 不是一個可供下載的程式,而是一個用雙腳與世界重新連結的行動

註: 1.  “The effects of walkability on air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Huang, Kai, Katie, 2011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