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飲酒的樂趣,這專欄絕不會只放上酒的照片,然後沉悶地介紹一下該酒的味道、特性、酒莊背景及歷史便草草了事,那實在跟酒商的廣告或tasting note太相似了,不屬我風格。

酒,不一定只喝拉菲、拉圖、DRC等頂級名酒才算懂得享受。酒的世界很大,大得難以想像,認識更深,飲得認真,才是酒的大同。想對酒更了解?門路多得很!現今書本、網上搜尋、課程、興趣班、試酒會比比皆是,當然多嘗不同種類的酒才是實戰。

當您愛上酒,會覺得很恐怖,就是“懂“得愈多,就自覺“認識“得愈少,彷如無底深潭。

任何酒我也品嚐,不論價格、產區、品牌。如何品?最愛盲品(Blind tasting),就是在毫不知酒標上任資料情況下,單憑杯中物的外觀、氣味、口感,去猜酒的提子品種、產區、年份、價格、品牌或酒莊。作為一個專業品酒師,會即時替酒尋找她的另一半 - 食物!

從盲品的過程中,可鍛煉嗅覺味覺,又可測試自己對葡萄酒的認知。去判斷一杯酒,通常我們70%靠嗅覺去判斷提子品種及產地,5%靠外觀、色澤去判斷年份,25%靠舌頭及口腔去判斷酒體(Body),酸度(Acidity),果性(Fruitiness),單寧(Tannin)及酒精濃度(Alcohol)。
舌頭能感受甜酸苦鹹及鮮味(Umami),但上述所說的果性,並非指舌頭能分辨士多啤梨、車厘子、黑加侖子等的生果種類,分辨果類其實是靠嗅覺。那果性是什麼呢?那是果味濃度的口感,就如飲一杯百分百純果汁和用水稀釋了的果汁的分別,一杯濃香,另一杯淡薄。(當然葡萄酒的生產過程當中並不會加入任何水份,但種植葡萄最怕收割前下大雨,這樣亦會稀釋了每顆葡萄內的糖分。) 較熱地區如美國加州、南美智利、阿根廷種植的葡萄糖分都較高,所釀的酒果性都較濃厚和明顯,而酒精都頗高 (約14.5% ~ 15.5%),果香口感甜亦為此類酒帶來很多愛好者。

盲品首要是從香氣中嗅出蛛絲馬跡,從不同的果味、花香、香料或礦物味中,赤裸裸地拆開來,配合閣下對葡萄酒的認知,慢慢篩選出最後答案。很具挑戰性的!

據聞城中某富豪曾於飯局中盲品82拉菲,一估就中!相信他不是用上述複雜而又專業的篩選法,而是他嗅覺味覺記憶力很好。當然... ...相信他飲過很多次82拉菲了。正如盲品可樂,小弟必能猜中是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的,畢竟自幼至現在已飲過不下1,000罐,純粹味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