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藥之王」的美稱的薑黃,是製作咖哩等食物時,被廣泛拿來入菜的香料,其中的薑黃素(curcumin)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發炎兩大功能;此外,有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指出,每日補充適量薑黃素,不只可以抗發炎,更可以幫助抑制大腸癌前期的病變。



大腸癌通常由腸內的良性息肉,或腺瘤型息肉經癌變所致

大腸癌在醫學上稱為結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泛指結腸癌和直腸癌兩種,大腸癌起初,通常是由無害的良性息肉(Polyp)或腺瘤型息肉(Adenomatous Polyps)癌變而形成。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在所有癌症中,發生率連續13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且發現罹患大腸癌的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於盛行率如此高的大腸癌,究竟有無方法可以降低罹癌機率呢?

研究:每日服用4g口服薑黃素,腸內異常腺窩病灶(ACF)的數量下降

根據《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報導,一項來自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醫學系(Department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的羅伯特・E・卡洛爾教授(Dr. Robert E Carroll)及其研究團隊所進行,並發表在《癌症預防研究》期刊(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中的研究指出,每日適量服用薑黃中的薑黃素,有助於抑制大腸癌的前期病變及癌症細胞的轉移。

研究是以44名在1年內吸菸量達3包以上,且經大腸內視鏡檢查後發現直腸內具有8個以上的異常腺窩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 ACF)的40歲以上男女為受試者進行口服薑黃素與大腸癌2A期(即腫瘤已經穿透肌肉層製漿膜層,但未擴散至淋巴)大腸癌之間的關係。其中,異常腺窩病灶(ACF)是直腸癌的癌前病變,也是大腸直腸癌致癌因子的預測標誌。



大腸癌在醫學上稱為結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泛指結腸癌和直腸癌兩種,大腸癌起初,通常是由無害的良性息肉(Polyp)或腺瘤型息肉(Adenomatous Polyps)癌變而形成。



研究:每日服用4g口服薑黃素,腸內異常腺窩病灶(ACF)的數量下降。

研究人員評估劑量毒性後,將受試者分為兩組,每天分別給予兩組受試者2g和4g濃度98%的口服薑黃素服用,進行為期30天的實驗,最後再利用內視鏡觀察受試者腸內異常腺窩病灶(ACF)的數量。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每日服用4g口服薑黃素的組別,其異常腺窩病灶數顯著下降了40%;而在每日服用2g口服薑黃素,並未觀察到病灶數下降的情形。

研究:受試者血漿中薑黃素濃度上升,與腸內ACF數量下降有關

此外,研究人員在實驗結束後,在受試者的血漿中發現,每日服用4g口服薑黃素的組別,其血漿中薑黃素比起實驗前的濃度升高5倍。

因此,研究人員推測,在劑量較高組別的受試者,其腸內異常腺窩病灶ACF數量的減少,似乎是由血液中的薑黃素介導(即將一種物質傳遞給另一種物質的過程和方式)循環全身所致。



大腸癌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也與飲食型態、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常常攝取高脂肪、低纖維食物,甚至過度刺激的飲食,以及有菸酒習慣等,容易使腸內息肉發生癌變。

預防大腸癌:避免高脂肪食物、忌菸酒,並做定期篩檢

在實驗中,雖然發現薑黃素可以降低腸內異常腺窩病灶的數目,不過多食物益,且服用的同時,也必須要注意劑量在安全範圍之內;另外,大腸癌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也與飲食型態、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常常攝取高脂肪、低纖維食物,甚至過度刺激的飲食,以及有菸酒習慣等,容易使腸內息肉發生癌變。

大腸癌的發生並非一夕形成,且由於90%以上的大腸癌病人年齡均大於50歲,因此50歲以上者尤其需特別注意,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加上定期篩檢,才能防患於未然,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薑黃素不只抗發炎,還能預防癌變?研究:每天4克薑黃素,抑制大腸癌前期病變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