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眠困擾的人,白天容易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煩躁不安,搶救失眠不必靠吞安眠藥,中醫調理也很有效喔!《華人健康網》健康小學堂,日前邀請到美女中醫師彭溫雅分享中醫助眠的秘訣。幫助大家一夜好眠,親自示範必按7大助眠穴位、睡覺前必做安神伸展運動,以及推荐飲用助眠茶飲。(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睡不著就一定是失眠嗎?中醫失眠定義看這裡

睡不著就一定是失眠嗎?先來看如果好好休息之後仍然睡不著,還有醒過來睡不著,這兩種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機制在調控。如果躺著很久睡不著,是很難入睡;但是如果已經睡著了而突然驚醒就無法入睡了,並且隔天白天覺得很疲累,就比較是失眠的情況。

所以,總括來說,失眠的定義是:儘管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睡眠,仍反覆難以入睡、持續或維持睡眠品質,以致影響白天功能,必須同時伴隨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擔心睡眠等。



《華人健康網》健康小學堂,日前邀請到美女中醫師彭溫雅分享中醫助眠的秘訣。(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失眠盛行率大約是10.7%,女生大於男生是1.4倍

根據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最新調查發現,失眠盛行率大約是10.7%,意思是全台2300萬人當中就大約有230萬人有失眠困擾;並且女生大於男生,是1.4倍。而常見失眠族群除了老年人佔一半之外,成年人也有約30%的比率,所以不可忽視!尤其,需要經常輪班大小夜班工作的人,甚至有月經方面例如痛經、更年期問題困擾的人,也可能失眠會增加2.4倍。



依據五行補養臟器的顏色圖表中,可能得知如果要改善睡眠困擾,平時要多吃一些屬於綠色、紅色與黃色的食物。(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失眠呢?主要與睡眠調節有關,睡眠調節在體內最重要的是透過大腦,一個是覺醒狀態(入睡困難),另一個是促進睡眠狀態(醒來難再入睡),此兩者是兩個不同機制在調控。再來是晝夜節律,指人體有生理時鐘,以及中醫節氣讓身體慢慢調節恢復到平衡有關;以及褪黑激素,有一些必需胺基酸叫色胺酸,與睡眠息息相關。

中醫看失眠,主要與五行「木火土金水」有關

彭溫雅中醫師表示,中醫看失眠,主要與五行「木火土金水」有關,木主春天,就像樹木生生不息,對應到人體的器官是肝臟,開竅於目,所以觀察眼睛可以看出肝臟功能是否良好。春天也主筋骨的季節,如果有抽筋現象,也是此節氣正常的現象。所以,春天剛開始時,有眼睛乾、抽筋,或輕微睡不好,但是不影響白天工作,不必過度擔心。但是,如果如果長期都睡不著,白天精神也不好,那就是有失眠的問題了。

此外,心臟是開竅於舌頭,吃飯時流口水,或舌頭歪一邊,這是因為心臟的功能出問題,舌頭就無法靈活;中醫的心臟與小腸相表裡,當心臟功能不好時,小腸的營養無法供應心臟的循環,就會心神不寧,以証型來看就是「心脾兩虛」。另外,失眠還跟兩個証型也有關,即「肝氣鬱結」、「陰虛火旺」。必需分別對症調理依臟器補養才有效:



中醫看失眠,主要與五行「木火土金水」有關。

【中醫看失眠分3大証型】

1.心脾兩虛:

眠淺易醒,多夢,醒後難入眠,神疲健忘,飲食減少,腹瀉便溏。

2.肝氣鬱結:

躺下難入眠,急躁易怒,口乾口苦,胸脅脹滿, 或月經失調。

3.陰虛火旺:

失眠多夢,腰痠耳鳴, 五心煩熱,潮熱盜汗。

依據五行補養臟器的顏色圖表中,可能得知如果要改善睡眠困擾,平時要多吃一些屬於綠色、紅色與黃色的食物。綠色食物保肝,如花椰菜、毛豆,毛豆中含有穀胱甘肽,可以有保肝效果;紅色食物護心,如番茄、蘋果,其中含有多酚,是心血管內皮好物質。至於補脾胃的黃色食物,如香蕉、地瓜等都不錯。

中醫助眠秘訣:安神運動、助眠茶飲、穴位

除此之外,彭溫雅中醫師表示,想要一夜好眠,可以按7大助眠穴位、睡覺前必做安神伸展運動,以及推荐適合飲用助眠茶飲,即有「天下第一方」之稱的「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適用對象: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主要針對「用腦過度」的失眠患者。

【酸棗仁湯】

材料:酸棗仁10克、甘草1.5克、知母3克、茯苓3克、川芎3克。

適用對象: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主要針對「用腦過度」的失眠患者。

彭溫雅中醫師表示,睡不著,除了食物調理之外,更重要的是睡覺前可以做6招安神運動,學會腹式呼吸,追回自己的生理時鐘以外,並且打開任督二脈,督脈主一身之陽氣,任脈主一身之陰氣;督脈主管人的一身之氣,任脈主管人的一身之血, 這兩條經成掌管著陰陽、 氣血,打通任督二脈調理全身的氣血,促進全身氣血循環,以保證身體的陰陽平衡。透過此安神運動,可以讓睡眠儀式啟動,使退黑激素分泌,這樣就容易入睡了。



彭溫雅中醫師表示,睡不著,除了食物調理之外,更重要的是睡覺前可以做6招安神運動,學會腹式呼吸,追回自己的生理時鐘以外,並且打開任督二脈。(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安神運動6招】

1.腹式呼吸:

做法:

兩腳踩地,先吸氣,然後用肚子吐氣,連續做8下,接下來吸飽一次,然後4次吐氣速度快一點。

好處:透過腹式呼吸,找回睡眠的生理時鐘。

2.開任脈:

做法:

雙手向上舉高,然後上半身往後仰,停留3秒鐘吐氣3次,再把身體回位。

3.順督脈:

做法:

雙手往下直接順督脈往下摸到腳,感覺盡力即可,可摸著小腿,或腳裸,如果還可以往下,也可以雙手摸地板。維持吐氣3次,要放慢,然後身體往上回正。





4.拉心經:

做法:

雙腳併攏,先將右手平舉,上身微倒向右側,然後左手朝右手靠攏,並慢慢吸氣再吐氣3次,然後身體回正;再換邊進行。

5.拉肝經:

做法:

雙手向側身平舉,先右腳朝右,採弓箭步,然後上身向右微傾,重心放在肚子先吸飽再吐3次;再換邊進行。

6.拉膽經:

做法:

雙腳張開,雙手向側身平舉,右手往下放到右腳的內側,左手朝向天空,臉朝向上方看,維持吸氣再吐氣3次。然後再換邊進行。

【中醫助眠7大穴位】

此外,中醫也推荐一些穴位幫助睡眠,像是魚際穴、內關穴、神門穴與太陽穴,還有百會穴、風池穴 、印堂穴等,平常可透過呼吸的時候一壓一放,先吸氣,吐氣的時候按3秒鐘,然後放開,再持續按壓,可以啟動自律神經,恢復睡眠的規律。



美女中醫師彭溫雅現場精彩講座,分享一夜好眠的秘訣,並親自示範必按7大助眠穴位、睡覺前必做安神伸展運動,以及推荐飲用助眠茶飲。(影音/攝影鄭名峻、江旻駿、宋美瑤)

1.神門穴:

位置:神門穴在手部手心的位置。

2.太陽穴:

位置:位於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上方的一個穴位。

3.魚際穴:

位置:拇指根部與手腕連線中點,就是魚際穴。

4.百會穴:

位置:兩耳上端相連直線與鼻樑正中直線,交會於頭頂的位置。

5.風池穴:

位置:枕骨下端(髮際處附近)的正中央,有個叫做「頸窩」的凹陷處,即風池穴。

6.內關穴:

位置:在內手腕的橫紋後,往上臂約三指寬的中央處。

7.印堂穴:

位置:在兩眉頭間的連線與前正中線的交點處。

【中醫師小叮嚀】:

彭溫雅中醫師最後提醒,想要一好眠,日常需要養成規律睡眠習慣,包括:規律起床習慣、減少睡回頭覺、白天避免補眠、午睡小於一小時、下午三點以後不午睡。飲食部份注意午餐後避免咖啡因、睡前避免飲酒、避免空腹睡覺、避免睡前吃大餐。以及建議良好的睡眠儀式,包括:準備睡覺、換上睡衣、聽一首歌、讀一首詩,或吃個小點心等,以及避免使用開架式安眠藥,也不擅自停藥。


 失眠不必靠吞安眠藥!美女中醫:助眠按7大穴位、安神運動+茶飲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