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門診會好奇問醫師:「明明我的血糖沒有很高,為什麼已經快成為第2型糖尿病?」也有的百思不解想問:「為什麼試過許多方法,體重卻一直降不下來?」其實,有可能是出現「胰島素阻抗」惹的禍!也可以說,胰島素阻抗是減重的大敵!而有關降低胰島素阻抗有一說:「低醣飲食、間歇斷食有助減少胰島素阻抗」,到底是真的嗎?
胰島素阻抗是減重的大敵!「胰島素阻抗」是胰島素過度分泌
為什麼說胰島素阻抗是減重的大敵呢?一旦吃下醣類食物之後,身體就會分泌胰島素。胰島素會讓血糖值下降,還會讓身體堆積脂肪。胰島素一經分泌,身體多餘的血糖就會變成脂肪囤積起來,所以,胰島素分泌得愈多,人就可能愈肥胖。
至於「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這個resistance就是抵抗,阻力的意思。關於「胰島素阻抗」這個詞,嚴格來說,它應該是一個「胰島素過度分泌」的概念。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在其新書《幸福瘦:不節食、不復胖,從心開始的23堂療癒減重對話》中表示,正常狀況下,如果胰島素過度分泌,應該會出現低血糖,例如胰島素瘤或胰島母細胞增生的病人,可能動不動就會發生低血糖昏迷。
所以,當胰島素分泌增加,卻沒有產生低血糖,甚至反而有高血糖,就被稱作「胰島素阻抗」,也就是細胞抵抗胰島素所傳來的訊號,胰島素的訊號效果變差,於是身體需要製造更多胰島素才能降血糖。
第2型糖尿病患胰島素分泌量逐年下降,需要額外施打胰島素做為補充
馬文雅醫師表示,臨床上,我們把空腹胰島素和空腹血糖的關係用來評估阻抗的程度。有點像是物價上升,原本1塊錢就能買到東西,現在要5塊錢才買的到。就疾病生理來說,胰島素過度分泌的情況理論上出現在第2型糖尿病發生之前或是初中期,畢竟隨著胰島β細胞的衰退或老化,胰島素分泌量勢必逐年下降,終究無法分泌所謂的「過多」胰島素,甚至有可能不夠,需要額外施打胰島素做為補充。一般是罹患糖尿病15年以上,或是本身胰島素分泌量不足的類型,例如第1型糖尿病。以為胰島素分泌可以源源不絕,是一個最大的誤解,就跟以為永遠不會出現白頭髮一樣荒謬。
當胰島素分泌增加,卻沒有產生低血糖,甚至反而有高血糖,就被稱作「胰島素阻抗」。
臨床上,並不是所有體重過重的患者都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應該這樣說,如果有胰島素過度分泌的問題,此時採取減少胰島素阻抗的做法,例如低醣飲食、間歇斷食,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胰島素阻抗(HOMA-IR) HOMA-IR=Glucose(mg/dL)×Insulin(mU/L)/ 405
正常以1為基礎,數值越大表示阻抗程度越高 有些人的白頭髮比較早出現,有些人的糖尿病也比較早出現,越早出現糖尿病,要照顧血糖所耗費的心力越多。雖然罹患糖尿病還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但是延後發病,縮短病程,可以大幅降低醫療資源的耗費,也可以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
胰島素過度分泌,採取低醣飲食、間歇斷食減少胰島素阻抗
更重要的事,可以免去因為慢性病而承受的種種不便。臨床上並不是所有體重過重的患者都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應該這樣說,如果有胰島素過度分泌的問題,此時採取減少胰島素阻抗的做法,例如低醣飲食、間歇斷食,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
但是,如果胰島素並沒有過度分泌,那麼也許管理熱量攝取,或是想辦法增加熱量消耗,才是真正的關鍵。簡單來說,胰島素阻抗也是減重的阻力之一。
改善胰島素阻抗,最關鍵的因素是運動
提醒,改善胰島素阻抗最關鍵的因素是運動,因為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細胞上的一種葡蔔糖運輸蛋白GLUT4的表現量,有點像是在細胞上多開了很多個門,當胰島素像鑰匙一樣開門,很多道門同時打開,讓葡蔔糖進入細胞,這時候胰島素就會很省力,也就不需要過度分泌了。
任何含糖的食物一旦進入血液中,就會快速刺激胰島素分泌,特別是升糖指數高的食物。
限醣飲食、間歇性斷食也可以減少刺激胰島素分泌
除了運動之外,透過限醣來減少刺激胰島素分泌,也是關鍵因素,任何含糖的食物一旦進入血液中,就會快速刺激胰島素分泌,特別是升糖指數高的食物,至於蛋白質與油脂類的營養素,比較不會刺激胰島素,像是坊間之前流行使用的生酮飲食來減重,部份原因也與減少胰島素刺激有關。
此外,健身的人經常使用的間歇性斷食,也是同樣的概念。當身體已經沒有攝取含醣類的食物達12-14小時以上,身體原本儲存的肝醣會耗盡,就會傾向燃燒脂肪產生酮體來做為身體的量。由於生酮飲食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容易執行,研究顯示只有29%能夠長期遵從,一旦停止,腹胖的風險也比較高。因此,不少醫師會建議採取低碳飲食或是升糖飲食,透過減少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來達到減重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型糖尿病找上門有元凶!胰島素阻抗害血糖升高,低醣飲食幫忙踩剎車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