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梯無力,關節異音喀啦作響,膝關節問題困擾著許多中老年族群,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台灣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近年來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盛行率也逐年提高。其實,這是一種多數人都不可避免的老化現象,在退化早期,可以用注射玻尿酸、PRP,搭配復健運動及藥物,有效減緩疼痛;若是到了末期退化且保守治療無效,手術介入則是有效且可信賴的治療方式。



膝關節軟骨提供關節轉動與避震的功能,一旦因軟骨受傷(職業運動員、肥胖、常需扛重物)或自然老化,都會造成軟骨磨損及骨刺增生,造成症狀。初期可能只是膝蓋僵硬腫脹,中期可能不走路也會疼痛,末期甚至可能有外觀變形(O型腿或X型腿)及需要定期藥物控制症狀。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在未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前,平時養成合宜、適量的運動習慣,就是有助鍛鍊關節附近肌肉強度、增進關節強度與健康,幫助關節承受身體重量的好方法。

關節退化一定要手術嗎?

其實不是的,早期膝關節退化多數可靠保守治療控制症狀,以下一一介紹。

關節退化初期常見症狀包括:不靈活及僵硬感,一般可以藉由適當的運動,以及肌肉強化等方式預防惡化。但當關節磨損破壞至一定程度,或是身體無法自我修復時,則就需要評估,是否可藉由保守治療緩解發炎疼痛。



目前保守治療包含:口服藥物、復健、注射治療等,若屬輕度、中度,通常會優先採用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療,包括: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s),或是用無抗發炎成分的止痛藥,至於口服類固醇,因長期服用副作用大,如今已鮮少被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減重及適當運動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相當重要的觀念。每減輕1公斤的重量,就能減輕4倍的關節壓力,這個效果是不是相當神奇呢?另外,傳統觀念會認為痛就要多休息,其實這說法需要修正。目前研究認為中等強度運動不會造成膝蓋退化,這包括重量訓練在內。即使膝關節已經退化的患者,也不該就此停止運動。反而是該選擇游泳、肌力訓練等適合自己的運動。我們應該要拋棄「所有壓力都會造成關節退化」或是「關節退化就該多休息」的老舊思維。

玻尿酸注射

注射玻尿酸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相當常見的方式,是一種保養、潤滑關節的方式,部分醫學研究認為可以止痛,但無法造成軟骨再生及減少骨刺增生。可以視為輔助療法,幫退化的關節定期潤滑保養,搭配運動及服用藥物,延長關節使用時間。

目前玻尿酸是有健保給付的,但需符合一定的標準,包括:於同一醫療院所接受藥物,或復健等保守治療半年以上仍無改善者。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符合健保給付標準,可省下不少費用。



PRP一定有效嗎?

注射PRP(Platelet Rich Plasma)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是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透過儀器離心,製造出含有較原本血液中更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治療原理是利用血小板中富含的生長因子,提供自體修復的原料,讓組織再生,終止軟骨細胞的壞死磨損,防止發炎減緩疼痛。然而,PRP目前並沒有健保給付,價格較為昂貴,建議先跟醫師諮詢後再決定是否注射。

但是PRP不是萬靈丹,其效果需衡量患者的體質、組織受損的嚴重程度,以及施打劑量來決定,尤其對急性發炎症狀要更小心,有可能愈打症狀愈嚴重;另有自體免疫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在文獻上有效的證據較少。此外,因心臟病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也不適用PRP注射治療。

有哪些手術治療方式?

一旦所有保守治療都無效,對於末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膝關節置換是將大腿及小腿骨關節面置換成金屬,中間放入聚乙烯塑膠墊片避免磨損,是相當快速有效的方式,術後可立即下床活動,幾週內就可正常行走。對於相對年輕的病患,也有保膝手術的選項,利用3D客製化的模具精準切割小腿脛骨,轉移身體承重軸線,可以有效減輕疼痛並保留天然關節。

總結

研究證實養成良好適度的運動習慣可以預防膝蓋退化。對初期退化而言,減重、適度運動是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好方法,症狀明顯的患者搭配關節內注射及藥物控制絕大多數都可以獲得改善。最後,若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手術是快速有效的治療方式。


 走路無力、爬樓梯膝蓋痛?醫師解析退化性關節炎治療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