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世,請假在家照顧家庭,沒有上班,時間好像停頓了似的,每天只接送小兒返放學,有空會到球場射波,沒花什麼錢,要這樣財務自由,很容易達標吧。這段時間清空腦袋,沉澱一下,想了很多東西。
往常每天上班途中會經過公園小徑,有很多人在忙著做不同的事情,想一想,各有各忙的事情的確很多,包括跑步、散步、跳舞、拍手、倒後行、太極、功夫、打籃球、掃落葉、洗地、上班、返學、淋花、播音樂,想得出利用這個公園的方法都有,好誇張。
有時無聊地想,如果你是一個超級富豪,可以買下整個公園,就好像Jordan大宅,私人地方包括健身室、籃球場等。問題是始終公共空間與私人地方有所分別,就是人氣、熱鬧,共享空間,遠比起私人獨享好得多。
其實,若人人在香港都有自己家的感覺,各人感覺良好之餘,可能垃圾都少一點。當然,前提是大家要互相尊重,適可而止,否則就好像旺角西洋菜南街的「殺街」事件。近年,晚上已經極少到西洋菜南街走走,記得上一次路過,嚇一跳,路塞人,聲音大過地盤發電機旁,太可怕。
一大清早見到籃球場有兩名「飛仔」打波,金毛、牛仔褲、除掉上身衫(紋上公仔),這個時間於波地出現,有點似《男兒當入樽》三井壽那群人,感覺不良。不過他們讓我想起從前對籃球的狂熱日子,每天放學穿校服皮鞋打波至食晚飯,校服總是濕透著回家。
以前很珍惜看NBA的球賽,亞視每星期播一兩場,喜歡用錄影機錄下來再不停重溫,因為看球賽時所看到的招式,自己真的會在球場運用,所以球賽直播與否都不要緊。
記得曾經看見Jordan一招fake完再踏前一步上籃,當年第一次見到這一招,感覺是多麼震撼,立即到球場狂練。今天有youtube,要看NBA球星的打法容易多了,比當年幸福得多,不少球星的動作都有人模仿著,例如Curry的三分球,好多年輕人都在學,有點像推波而不是射波,完全改掉射波的form。
曾經於工作上與一位小前輩傾偈,叫他小前輩皆因他年紀應該大我不算太多,當年我剛30歲左右,他大概人到中年吧。當時我與他剛巧討論某朋友請飲,在埋怨很多紅色炸彈(囍帖),破不少財。小前輩突然有感而發,指我的人生正是收「炸彈」的階段,應該珍惜飲喜酒的機會,遲些就是一輪滿月酒、百日宴,再遲些就是去喪禮。
當時聽到,心想,搞錯?!人家話收喜帖,他卻把話題扯到做帛金?如今,人大了,慢慢在經歷不同的人生階段,對當年小前輩這番話,「嗒」落有味。
其實,投資理財,到人生不同階段,都有所不同,60歲人的投資取向,一定不同一個30歲人。除歲數外,影響投資決定的因素實在多的是。這些年,越接觸得多blog友,歷練越深,亦越「嗒」越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