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PO集資熱潮很盛,每每凍結市場數千億元資金,實在誇張。閱文一上市就倍升,每手賺近萬元,的確強勁。突然想從集資動機角度討論一下,有點財技派上身。
記得有一次止凡跟朋友討論股票,朋友提到當年阿里巴巴上市後又私有化,感覺是當企業有這類的融資動作總是不好的,如果有錢就不需搞這些動作。不過我又未能完全同意,我認為應該客觀地分析集資這個問題。
做生意,很多時都有缺錢的時候,可能因為週轉問題、擴充問題等,到一定規模自然有融資的需要。加上,做生意需要槓桿威力,即越少錢做到越多生意,亦需要資金。
要得到資金,主要都是賣股權、付利息,未上市的就找投資者、找銀行,上市的就可以發股、發可換股債等,其實都離不開這幾招。
每種方法都有好壞,要視乎當時環境與該公司的「江湖地位」,找投資者與債息,每個情況都有差別,所以融資也是一個檢視管理層的好方法。
例如某大銀行出現資金問題,管理層決定供股好嗎?預計供股反應如何?這取決一點供股比例與條款。如決定發債,債息如何定?太高不著數,太低又沒有人包銷。發新股又如何?找新大戶的能力與對現有股東的公平性,長遠對公司的影響。
到底一家企業應該如何融資才算好呢?既科學又藝術。
說回IPO,其實一家公司放上市已經是一個集資行為,把公司的權益分散上市賣給小股東,拿取資金再投入公司發展。有了上市地位,做生意都方便多了,急要錢時又多了不少融資選擇,而最重要是上市地位這隻「殼」本身都很值錢,有價有市。
生意角度看,對於IPO,先看看公司在公告上如何解釋,用什麼方法集資?為何選擇這個集資方法呢?集資額多少呢?為何按這個集資額呢?拿資金來做什麼呢?為何在這個時間集資呢?公告內的解釋都合理嗎?
當然,股市發展至今,這些還原基本步的考慮,多沒有人去理會,最緊要這IPO上市後會否爆升,其他說來徒然。
有如買新樓,炒樓人士不多理會物業質素,而是看市場,看「水位」,看值博率,看有沒有人接貨。炒家不理會該單位是否適合自己住,是否方便自己返工。
因此,財技派與價值派所看的因素完全不同,他們多會考慮大莊家持有多少?分多少出來上市?有沒有誘因炒高股價?供求多少?當時市場氣氛如何?該IPO是否市場焦點?
以上兩類投資者,或者有更多類,背後都有一套理論,最好清晰及忠於自己一套,最易出事的是本來想短炒,坐艇後突變價值投資,很少有「一股兩吃」的東西,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