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財經相關文章,當拿到網上,久不久會引來熱烈討論,那些熱烈討論圍繞對未來的預測、投資樓還是股票、選股技巧等,有時更會討論得面紅耳赤,用盡激烈言詞相向,更會變得敵對,有你無我,這算是網絡文化吧。
對於投資,不少人自行操盤,自行選股,對分析後市花掉不少精神,亦有不少心得。他們會好好記錄每年回報率有多少巴仙,似足基金經理。當然這是好習慣,對自己的投資不清不楚,這不太好吧。然而,投資境界多的是,各人的著眼處並非完全相同,當然回報率愈高愈好,這是無人會反對的,但也要平衡風險,與所付出的心力是否值得。
近日一則新聞,有報章記者對一些實名登記的匯控(00005)股東進行大起底,發現一名醫生持有市值約2.5億元的匯控股票,單是每年收股息也有千四萬元,該醫生更加有其他股票,如恒生(00011)、煤氣(00003)。作為一個散戶,非常誇張,絕對是神級。
之前整合了幾個10 years challenge,其中計算出匯控這十年來的回報相當差,即使於金融海嘯後相對低位買入,十年來連本帶利才升至兩倍,大大跑輸其他資產。
該醫生選錯股了,若選了騰訊(00700),今天就不止數億元身家,而是變得富可敵國了。然而,醫生就是想選一些自己認識的,雖不會發達,但也不會蝕大本的股票。某散戶可能拿著一百幾十萬元,每年為追兩成回報而積極選股,甚至終日炒出炒入。但該醫生一年坐著都收千四萬股息,花心神炒東炒西做甚麼呢?
比較上面這些離地個案意義不大,10 years challenge也計算了其他簡單的資產,總結如下,港交所(00388)升4.7倍,領展(00823)升6.5倍,港鐵(00066)升3.56倍,煤氣升6倍,恒指升2.8倍,樓升超過3倍。
不知大家身邊有否這類朋友,他們並非擁有特別大的本金,又對股票分析認識不深。然而,他們思維簡單,目標明確清晰。當你問他們平日怎樣處理投資時,他們會說:「無呀,有錢就買兩電一煤、港鐵、盈富基金(02800),這些都實無死,人人每天都要用,再多錢就買樓收租……」
若你營營役役,好景時一年賺20%,2018年大跌市時又負10%,回看一下這些朋友,他們可能連自己的回報都不太清楚,甚至不懂計算,只是有錢就儲煤氣,十年輕鬆得到超過20%年回報。我估計,這些朋友的回報率並不單止跑贏你,而是跑贏九成以上的基金了。
值得深思,辛苦操盤,值得嗎?當然,對自己的投資組合操盤嚴謹,可以是一種選擇,可能是因為興趣。但若過於執著,未能平和理性討論,交流意見,尋求一起進步之法,那又何苦呢?始終,條條大路通羅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
此文同見於《經濟通》的《財識兼收》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