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占人體組成的70%,是身體進行循環、代謝和消化功能時不可或缺的養分,平時也有調節體溫、滋潤皮膚和潤滑關節的作用,因此「每天8杯水」被視為養生的必要條件。然而,中醫師表示,比起飲水量,更應關注的是:喝下肚的水,身體好好吸收和運用了嗎?
身體運化功能差,喝再多水也是沒用!
許多人都聽過成人每天要喝8杯水或補充2000至2500c.c.水分的說法,但為什麼喝了水,有的人水腫,有的人卻還是覺得口渴?身體功能是否正常運作就是關鍵之一!
水是身體進行循環、代謝和消化功能時不可或缺的養分,但每天一定要喝8杯水才健康?
身體好好用水了嗎?4面向做評估
葉濡端中醫師表示,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水分運化與脾、腎、三焦密切相關,不單單只是飲水變成尿液的過程,還牽涉到淋巴組織液、體內有用水份的輸送與代謝。至於水喝得夠不夠、如何判斷身體充分吸收且運用經口喝下的水,可從尿液顏色和身體表現做分析。
1.尿液顏色:正常的尿液顏色是淺黃色,猶如小麥一般。如果尿液太深、太黃,如同維他露P一般,代表水喝得太少,尿液經腎臟不斷濃縮而變黃,這族群通常會合併有口乾舌燥、糞便乾硬的情況。如果尿色太淺,接近白開水的顏色,且合併有水腫、頻尿、多尿等症狀,往往代表水喝得太多,身體根本無法或來不及吸收。
正常情況下,舌頭表面有一層薄薄的舌苔,但不會掩蓋住舌頭原本的淡紅色色澤。
2.觀察舌頭:正常情況下,舌頭表面有一層薄薄的舌苔,但不會掩蓋住舌頭原本的淡紅色色澤。如果舌苔又白又厚、看不到正常的舌頭顏色,或是舌頭腫脹、舌頭兩側有明顯受牙齒壓迫的齒痕,代表水分運化功能不好導致體內濕氣過重。另外,經常拉肚子、糞質軟稀甚至出現水瀉的情況,也都是水濕體質的典型症狀。
3.喝水後嘔吐:好發於陽虛體質(包括:脾氣虛、腎陽虛和脾陽虛)的人,平時有腸胃功能不佳和怕冷的情況,且如果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容易因陽氣不足、體內電解質被稀釋,而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舒服的症狀。
4.喝了還是渴:一般人喝水就能解渴,但現代人愛熬夜,長期容易形成「陰虛體質」,雖然舌苔很少,卻經常有口乾舌燥、口渴、喝再多水也覺得渴的症狀。這種情況較為特殊,與飲水量多寡關係較小,主要是靠身體自行生成的水分和津液供應不足所導致。
身體用水效能差!試試體質調理
對於上述的用水問題,葉濡端中醫師認為,若是因體質所引起,可透過藥物或食物調養而改善,讓每一滴水發揮其最大的效用。舉例來說,濕性體質者應加強身體祛濕和排濕;氣虛體質者,平時可喝四神湯或四君子湯補脾氣,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陽虛體質者,可由中醫師處方像是理中湯方如黨蔘、白朮、乾薑等藥材以補脾胃陽氣,或是像腎陽氣虛的人可以濟生腎氣丸補腎陽,幫助水份的氣化(水份的代謝與尿液製造),其中肉桂、附子就是常用的中藥。
陰虛體質者,首先要戒掉熬夜的習慣,再搭配滋陰的飲食,例如:白木耳、黑木耳、海參、水梨、秋葵、山藥、皇宮菜等。必要時,也可諮詢中醫師,使用熟地、玄參、麥門冬、百合、石斛或天花粉等中藥材滋陰潤燥。
秋葵有滋陰之效,可以改善因身體造水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
不牛飲!正確喝水,每次不超過3百CC
至於單純水喝太多或太少的人,究竟該如何拿捏飲水量呢?葉濡端中醫師表示,每個人的一日飲水量都不同,應視體重和年紀而調整,舉例來說,青壯年族群的勞動量大,需求水量就會比老人更多;而在一般情況下,成人的每日建議飲水量為「每公斤體重乘以30至40c.c.」,也就是說,一名60公斤體重的成人,每天需喝水1800至2400c.c.。
除了控制每日飲水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確喝水的習慣,避免短時間牛飲,以免造成身體的瞬間負荷量過大。較建議的喝水方式是:頻繁補充,小口小口地喝,每次飲水約200至300c.c.,每一小時內補水量不超過1000c.c.,且盡量以溫水為佳。
【健康專題】天天8杯水就等如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