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資深藝人郭金發,在演唱台上暈倒,送醫救治不治,死於心肺衰竭,令人感到遺憾。心臟衰竭真的如同猝死般,令人措手不及、無力回天嗎?
其實,心臟科醫生表示,心臟衰竭屬於慢性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機會控制;但是忽略警訊太晚發現,心臟衰竭則如同骨牌崩塌效應,5年死亡率高達50%,千萬別輕忽!
(網上圖片)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累、喘、腫」。
除了突然心肌梗塞發作,因為血管阻塞會併發心臟衰竭之外,有的人感冒後久咳不癒、走路會喘、腳無力水腫,小心是急性心肌炎,也會併發心臟衰竭。
【個案】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
1名72歲蘇太太,某日在椎間盤突出日常復健時,突發休克頓失生命跡象,原已被宣布院內死亡,急救30分鐘後才奇蹟恢復呼吸心跳。經確診為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為了不讓心臟衰竭繼續惡化,蘇太太積極接受治療,並進行正確居家照護,病情已改善至中度心臟衰竭,目前已經能健康出遊。
收治這1名患者的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生黃建龍指出,患者的心臟衰竭症狀不明顯,所以自己未察覺。所幸發作時正好在醫院內,經過施予不斷的心肺復甦術,終於搶救成功,患者也完全未傷及腦部,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心臟衰竭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俊立表示,心臟衰竭是容易急速惡化、突然猝死的疾病,然而一般大眾缺乏正確疾病認知與治療積極度,導致住院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對社會與家庭造成無法衡量的損失。
72歲蘇太太急性心肌炎合併重度心臟衰竭,積極接受治療,已經能健康出遊。
一般人踩飛輪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喘,但心臟衰竭患者在走去廁所的幾步路上,就有可能喘不過氣現象。
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累、喘、腫」
應該如何及早知道自己可能有心臟衰竭?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生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副秘書長楊甯貽表示,心臟衰竭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累、喘、腫」,或夜晚忽然胸悶難耐,甚至要起床開窗透氣,需特別注意。舉例來說,一般人踩飛輪幾分鐘後就會開始喘,但心臟衰竭患者在走去廁所的幾步路上,就有可能喘不過氣,甚至在家掃地、晚上睡覺都會喘到幾乎無法呼吸,最好找心臟科醫生以心臟超音波檢查。
此外,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主要包括:患有「三高」,或有心臟疾病家族史的人,都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也必需特別注意。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全台每年約有兩萬兩千人因嚴重的心臟衰竭住院,若未經妥善治療,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 30%。更令人擔心的是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內逼近 50%,患者往往隱忍不適,甚至感覺無法喘氣才就醫,而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心臟衰竭治療有突破進展 把握黃金時期
近年來心臟衰竭治療已有突破性進展,患者需隨時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並積極配合治療,以降低心臟衰竭惡化風險。把握治療黃金時期,積極治療、正確照護,才能有效降低高住院率與高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品質,不讓生命隨時倒塌。
最後,黃建龍醫生呼籲,心臟衰竭患者,除了積極接受心臟衰竭藥物治療、配合醫囑及定期回診外,還需嚴格控制飲食的水分及鹽份、維持適當體重、控制血壓,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心臟衰竭3大症狀 該如何治療控制?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