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黎廣德 觀點

中國核電的圖片搜尋結果

(網上圖片)

中國近年一反國際潮流,在發達國家紛紛摒棄核電之際,力爭發展成核電大國,當今全球逾四成新建核反應堆都在中國,當中猶以廣東省最密集,因此香港人如坐危城。可是過去幾周形勢逆轉,不但英國新首相文翠珊突然煞停核電簽約儀式、中廣核集團被美國政府指控盜取核技術資料、中法合作的核廢料處理廠也在江蘇連雲港市難產。究竟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核電大躍進」路線已經失敗,非要重新調整策略不可?

去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宣稱「中英合作進入金十年」的重頭戲便是見證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簽訂了英國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核電項目投資協議,由中方出資60億英鎊,佔項目三分之一股權,勢成英國20年來最大的核電項目。經過9個月談判,法國電力集團不顧內部反對批准投資項目(財務總監和一名董事在董事會投票前辭職),原定在7月29日由中英法三方舉行大型簽署儀式被英國政府叫停,除了因文翠珊對外資參與敏感基建的取態比剛下台的前首相卡梅倫更保守外,估計經濟效益和技術風險才是關鍵考慮因素。

英國政府承諾向欣克利角核電廠以每千度電92.5英鎊的價格提供保證,大幅高於今天批發電價40英鎊。上月英國國家審計辦公室提出最新估算,到2025年岸上風電價將會下調三分之一,太陽能電價更下調三分之二,因此未來35年英國人需為項目補貼近300億英鎊,令社會上取消項目的呼聲大增。

面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突飛猛進,核電項目根本毫無競爭力,於此可見一斑。

 

效益低劣技術成疑

中廣核集團伙拍法國電力公司投資,是採用後者提供的歐洲壓水式反應堆(EPR)技術,即與台山核電站使用同一套第三代技術。眾所周知,率先使用EPR技術的芬蘭和法國核電廠延遲多年未能投產,芬蘭廠已大幅超支3倍,去年5月芬蘭政府乾脆宣布取消興建原定第二台的EPR核電站,法國承包商阿海琺集團更面臨破產危機,而台山兩台核電站也因為反應堆質量不達標而引發安全疑慮,未知全廠會否因此報廢。此情此景,怎會不令英國政府心寒?

更令人費解的是,中廣核集團明知風險重重,為何要拿出60億英鎊與法國電力公司合作投資?難道只是為了滿足習主席訪英時的「中國夢」?

中廣核的盤算遠不止於欣克利角核電廠,而是為了取得英國政府信任,以便興建塞茲韋爾C(SizewellC)和布拉德韋爾B(Bradwell B)兩大後續核電項目,其中後者擬採用中國研發的第三代「華龍一號」核電技術,作為中國輸出核技術到發達國家的典範。因此,假若文翠珊最終放棄欣克利角核電廠,不但令習近平丟臉,更會重挫中國出口核電技術的策略。

就在這敏感時刻,上周中廣核集團和華裔「間諜」受到美國司法部門以工業間諜竊密罪起訴,指控他在過去20年收買美國政府人員,盜竊用於研發核子材料的技術在中國生產。涉案長達20年但拘控時間如此巧合,令英國社會激發更多反對中廣核投資的輿論,難免令人聯想這是英美合作炮製的「陽謀」。

中國核能「走出去」大計不僅在國外遭受挫敗,在內地也波折重重。

 

核廢料欠處理選址亂點鴛鴦

雖然中國銳意發展成核電大國,但多年來有一個空白環節,就是欠缺乏燃料處理設施。「乏燃料」是從核電站換下來未燃盡的高濃度核廢料,當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是核廢料中最難解決,同時危害最大、半衰期最長的燙手山芋。乏燃料一般先在核電站臨時儲存,每個核電站的核廢料臨時存放庫可存放電站運行10年產生的核廢料。國家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2016年6月發表的〈全球乏燃料後處理現狀與分析〉,承認大部分核電站的儲存水池容量已經超負荷。遠的不說,距港50公里的大亞灣核電站已運行逾20年,乏燃料積壓確實迫在眉睫。

中核集團與阿海琺公司談判多年,準備參考法國經驗,耗資人民幣千億元興建一個「核循環設施」,就是為了處理乏燃料。本來理想的項目選址是遠離人煙之地,例如最有可能興建高濃度核廢料處置場的甘肅北山地區。但未知當局是否為了節省運輸成本,決定選址在沿岸地區,最終屬意距田灣核電站僅30公里的江蘇連雲港。

連雲港官員認為千億投資是天大喜訊,未想到市民反響極大,自8月6日起連日上街示威,公然要求市領導下台,更發生警民衝突,有傳市民被打死,雖然未經證實,但已有外媒廣泛報道。終於在8月10日,連雲港市政府宣布「暫停核循環項目選址前期工作」,令擴張核能計劃遭遇另一挫折,儼然是3年前江門市市民推倒核燃料廠項目的翻版。

 

江蘇甩難廣東勢危

但連雲港市民的喜訊可能是廣東人的噩夢,因為核廢料廠剩下的選址是廣東湛江。雖然距港400公里,但這意味全國各地核電站乏燃料都要運往廣東,到2020年每年會產生1450噸,再加上積壓多年暫儲在核電站硼水池的乏燃料,湛江核廢料廠必定其門如市。屆時香港人到廣東旅遊探親,可能有幸在公路上與核廢料運輸車相遇,是禍是福大家心裏有數。(編者按:湛江市規劃局8月12日在該局官方網站上宣布,到目前為止,他們沒有收到相關項目選址的任何申報資料)

毋庸諱言,內地市民對中國政府及核工業已失去信心。無論核廢料廠選址在哪裏,當地人必然群起反對,唯一辦法是封鎖消息或用高壓手段。但長此下去,核工業成為過街老鼠,永遠難獲民眾支持。

今天中國核能計劃面對內憂外患:核心矛盾是核電高成本高風險、監管體制黑箱作業。如果硬著頭皮蠻幹下去,勢必成為社會動盪的推手。

文翠珊叫停欣克利角項目簽約儀式後,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金融時報》撰文提醒英國政府,不要因停建核電廠而影響中英合作關係,盡顯「天朝」心態,徒惹英國人反感。或許劉大使更迫切的任務是向北京進諫: 「核電大躍進」累人不利己,只有改弦易轍,才能贏取國人信任和國際社會支持。


 中國核電觸礁「大躍進」失民心(黎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