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社會,習慣把生產看成是好事,總是希望不斷的提升生產力,也不斷的要求所有人盡可能去生產。 在我們印象中,提升生產力這回事,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而勞動者也理所當然地,必須參與生產才有資格分享物質成果。 我們的社會,也會把「破壞」看成是負面的,惡性的,一件不道德的行為,當然這是中文的釋義問題。

應該沒甚麼人會告訴你,生產與破壞,其實是同一回事。

聽到這說法。 大家可能就會一時掌握不了這在說甚麼,覺得會有矛盾,生產是正面的,破壞是負面的,生產又怎可能是破壞? 但是,不理解這點,正是我們的經濟無法突破的原因。

以農夫種菜舉例。 所謂種菜,粗略地說,農夫是把植物的種子移動到一片土地上,讓種子吸收土地的營養,發育成蔬菜,最後收割變成農作物。 若是生產塑膠玩具,那就是工人拿塑膠原料,放進模具,然後將塑膠形成玩具的形狀。 造紙的話,大概就是讓樹木變成紙。

一棵樹,在他被砍下來之前,他有很多潛力。 他既可以變成木材,也可以變成紙張; 同樣是塑膠原料,他可以變成模型玩具,也可能變成插座。 但這些原料,一旦經歷過我們的生產行為後,他的潛力就越來越窄,樹變成了紙之後,他就失去了變成木材的可行性。一隻活的母雞,牠既可以拿來吃,也可以等牠下蛋,廚師宰了變成了白斬雞後,應該不可能再下蛋了。

生產行為其實很像在一張紙上寫毛筆字,你可以令它越來越髒,越來越多墨水,你越進行生產行為,原料就越遠離他原本的狀態。 而他的潛在用途,也會越來越少。

生產行為正正是在對原料,進行一種不可逆轉的破壞。 這行為會導致我們失去一些東西,可能是能源,可能是原料,而且他往往是一去不回。 我們所謂生產物資,並不是為這地球增加了甚麼物質,我們只是讓他的位置和形態改變。 方便我們管理和使用。

他只有在能發揮我們認同的價值時,才是一件好事。 相反,如果造出來的東西沒有人使用和認同,那麼,不僅是浪費了我們的勞動力,使資源沒意義地消耗掉,甚至會製造有害的垃圾。「消費」就是這個認同價值的過程,使用者願意付錢,代表了他認同了這個生產是他需要的,沒有被消費的生產,則是沒有價值的生產。

例如,我們過度生產大量的食物,吃不完,又無法保存。 結果這些食物放久了腐爛時,我們還必須找方法去焚燒,處理,避免他們影響到衛生與環境。 他不僅消耗了地力,同時又製造了額外的清理工作。

沒有被認同價值的生產,就是單純的破壞。 如果我們社會不斷提高生產力,不斷的投入生產,卻做出一堆根本沒有人要買的東西,那不僅不會幫助我們的經濟,反而使我們更萬劫不復。 這意味著我們不斷把珍貴的資源,弄成一些沒有任何人需要他的垃圾。

勤不可補拙,我們必須清楚,我們該生產的是甚麼,才去生產。 不分青紅皂白的勤力,不僅不是解決問題,而且還把問題惡化。

作者:鄭立(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生產就是破壞(鄭立)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