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是罕見疾病,由於症狀不明顯,且與氣喘疾病症狀類似,很容易造成誤診,使得死亡風險大幅增高。醫師表示,雖然這種疾病5年存活率僅有2成左右,但隨著新型有效的藥物不斷出現,只要早期診斷並適當用藥,就有機會改善預後,增加存活機會。
肺動脈高壓症狀不明顯,與氣喘疾病症狀類似,很容易造成誤診。
成大附設醫院日前收治1名中年女性患者,因呼吸困難四處求醫卻未獲改善,後經診斷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並因病情惡化轉至成大醫院肺高壓門診求診,期間多次因病況惡化住進加護病房搶救,最後在團隊悉心照護下,現在症狀已逐漸改善,且恢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肺動脈高壓病因不明 半數與遺傳有關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暨臨床講師許志新博士指出,肺動脈高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2類,其中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病因至今不明,但常常伴有肺血管病變,造成肺血管阻力增加,進而導致右心衰竭,在家族病患中約有半數與遺傳有關,從發現到死亡,大約3至4年。
在台灣肺動脈高壓患者300多人,臨床觀察發現,這種疾病平均發病年齡是36歲,且75%患者集中於20至40歲年齡段,還有15%患者年齡在20歲以下,不過,台灣地區的患者,大多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造成,患者初期大多會感到容易疲累或是間斷性胸悶,最後出現呼吸困難,無法行動。
規律服藥能改善症狀,提高預後存活機會。
肺動脈高壓複雜生理異常 無特效治癒方法
許志新醫師強調,肺動脈高壓是能夠治療的疾病,但目前尚無特效治癒方法,因為肺動脈高壓是個複雜的生理異常,必須仔細的評估致病原因並對症下藥,在過去因缺乏有效的藥物幫忙,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病患的1年存活率約68%。
目前隨著新型有效的藥物不斷出現,只要早期診斷並適當用藥,就有機會改善;新一代藥物主要包括:前列腺環素類似物、內皮素受體拮抗劑以及磷酸二酯酵素抑制劑3大類。
去年更持續有新的藥物被證實對肺高壓有所助益,被美國衛生管制局核可為肺動脈高壓用藥,除新研發的藥物之外,近幾年基因治療、活體肺移植、高壓氧等新療法也不斷出現,也就是說,對於肺動脈高壓,現在已經有了多種治療手段。
《肺動脈高壓病 注意5事項》
1.外出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2.規律生活,按時作息,飲食均衡有節制。
3.情緒穩定,不大喜大悲,娛樂要有節制,注意空氣流通。
4.注意飲食衛生,不要暴飲暴食,不吃太油膩的食物。
5.不要諱病忌醫,身體不舒服,應及時就診對症下藥。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肺動脈高壓呼吸困難!易誤診為氣喘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