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老師教年輕人亂世立身之道,一技之長,回歸實業。老師更認為最好是繼承家業或祖傳技藝當然最好,其次是拜師學藝。
有人便奏起華夏技藝失傳皆因師父留有一手,所以父母授業更佳的陳腔濫調。父母子女本來已是莫大機緣,血緣關係的感情、信任與默契,是授業的天然條件。然而,「教識徒弟無師父」的偏見除以訛傳訛外,皆因沒有一技所長和授徒經驗。所謂不傳而失傳,非因私心。而是心得經驗,有時只能意會,難以言傳,資質亦有影響,品德更是考慮,的確是講機緣。
拜師學藝若先入為主帶此偏見,則求學態度不真誠,是會對教學做成障礙。失傳好多時在於高徒難得,試想想能夠做一代宗師,資質必定不凡,能在同儕中脫穎而出,已是百中無一,要找一個繼承自己已難,要遇上一個青出於藍的更可遇不可求。
更甚者華人授業誠意最關重要。誠意是個人品德的體現,亦是精進技藝不二之門。某些技藝除了是技藝,輕則能左右行業發展聲譽,重則可操人生命財產。因此品德極為重要。正如醫科學生畢業行醫前要宣誓遵守醫學倫理、醫生操守。一代宗師責任非輕,絕不能輕忽將精髓傳於心術不正、品德有虧之人,否則不能造福流芳,反得為禍遺臭。
今時今日教育商業化,師生關係短促,不比舊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課程完成後便各走各路。如此關係有利知識傳播,但卻難以因材施教,以致年輕頑劣而本質不壞的人遭到過早的考試競爭所排除而浪費。商業化的教育亦令師生關係變質,社會往往只要求教師要專業,卻越來越輕視做學生應有的尊師重道。家長亦自視為老師的顧客,老師得不到專重。昔日師徒關係綿長,授業者不受課程內容和時間的規限,可循循善誘,拙可以勤補,劣可以德修,不可救藥者亦可早日逐出師門,讓更賢者得以入門。老師地位亦非常崇高,正所謂「天地君親師」,可想而知。
如有授徒之經驗,便知我所說非虛。俗語云:千金易得,知音難求。得一資優之徒,一點就明,甚至舉一反三,反過來得到啟發,心得精髓有望得以流傳,喜勝得一知音。如品德亦佳,專師重道,身為人師豈不會推心置腹,傾囊相授呢?別再散播如此荒謬無憑的「華人師父留有一手」之論了。不單自貶文化,更侮辱世世代代真心傳業授道之先師。
最後以一則家傳戶嘵的師徒關係寓言作結:老虎拜了貓為師。貓將技藝傳授與老虎。一天,老虎見貓久久沒有新技藝傳授,便自以為學滿師,亦自比貓威猛有力,便不放貓在眼內,更起歹念要試一試是否青出於藍,便向貓猛撲。豈料貓一個翻身便上了樹梢便說:「當初見你誠心拜師,便收你為徒,不出所料畜生始終是畜生。」說畢,便揚長而去。老虎只能驚訝得眼睜睜,含恨得牙癢癢。這故事教訓為人師者要留一手?還是求學或授業誠意品德至為重要呢?
分享: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 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擊分享到 Google+(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相關
作者:祓蕪(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學藝立身更要立品德(祓蕪)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