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先生於《蘋果日報》撰寫題為《民主轉型中的黃毓民現象》一文,提出泛民本土休兵之說,祈望以初選協調部署來年選舉,應對建制派,使選民不需費煞思量配票。
內部協調是否好的選舉策略?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未必如此:遠觀零四年港島區選戰中,泛民黨派合作無間,但到最後關頭,李柱銘楊森團隊就因為錯用告急策略,吸走大量選票,致使何秀蘭高票落敗(今天回看自然不足惜也)。近望最近的立法會選舉,泛民協調也是攪得一塌糊塗,李永達與陳樹英夫婦分拆名單雙雙落敗;余若薇排在名單次位要捧郭家麒入局,結果又是浪費大量選票。可見就算有協調,到關鍵時刻各黨派的私心也會把棋局破壞。
而休兵對雙方而言,困難程度堪比與建制派和解。對泛民而言,本土派一直對其大肆鞭撻,又在選舉中連番狙擊,向來視之為「建制派B隊」、「受共產黨錢做事」;對本土派而言泛民根本等於建制,他們支持或縱容中共殖民,以大中華思想羈糜港人,消磨自決鬥心。以上只是描述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還未顧及兩派人物間的私人恩怨(如黃毓民與社民連、人民力量的關係),種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下,休兵無異於天方夜譚。
即使兩派領袖奇跡地擱置爭議,但他們之下的支持者會跟隨嗎?本土派內一直有「焦土戰」的聲音,寧投建制也不投泛民,而泛民粉絲對激烈的本土主義、勇武抗爭也多有鄙夷,李怡先生之良好願望實與幻想幾無差異。
不過,兩派都需要承認一件客觀事實:現階段雙方都不能完全取代對方。本土主義如日中升,泛民的中國情意結日漸失卻市場,除了有些泛民政客投機取巧自稱「溫和本土」或「立足國際的本土派」來吸納選票外,大部份泛民中人仍是固執地一成不變,緊抱六四大中華不放;然而本土派即使發展勢頭強勁,不少激進主張尚未得到主流港人支持,仍然有不少人為「和理非非」背書。在這情況下,本土泛民雖然未能休兵,但或應盡量保持「鬥而不破」的狀態。
在這狀態下,本土派五區各派一人參選,集中票源盡力每區各取一席,並放棄主張「焦土」,容忍泛民暫時存在;泛民亦要調整策略,內部協調時兼顧本土派,騰出空位讓他們有競爭的空間。這樣泛民與本土派之間不需刻意協調,但同樣可以令各區選民都有機會在兩派之間作抉擇。
這個情勢得以實現,全繫於強勢一方的泛民有沒有足夠胸襟包容本土參政力量,在爾虞我詐的政圈,會有這種高貴的精神嗎?我想機會仍是很微。
作者:老駱(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休兵雖好,還需泛民借歪(老駱)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