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會發現,寶寶到了一定階段會特別的依戀媽媽,只要和媽媽分開就會大哭,很沒有安全感。其實,寶寶黏媽媽是正常現象,和媽媽分離會哭是「分離性焦慮」的表現,只要方法得當,就能順利地幫助寶寶度過分離焦慮期。



嬰幼兒到了某階段,都會特別的黏母親,一旦與媽媽分開就會哭鬧不停,這樣的現象其實是一種「分離性焦慮」的表現。

寶寶喜歡黏媽媽是正常現象

很多媽媽都會發現,當孩子到了一個階段時,會特別黏媽媽,有的媽媽就會擔心,孩子太黏人會不會不好。小兒內科醫生說,孩子在成長的某個階段特別愛黏著媽媽是正常的現象,這是一種依戀的表現,也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必然的心理現象。

人是一種社會化的動物,出生後由於養育者對他的精心照顧以及與他感情上的交流,使得嬰兒和養育者之間產生了感情的聯結,形成了依戀關係,而母嬰之間的感情聯繫具有先天基礎。

一般孩子在6個月至2歲之間對養育者產生明顯的依戀行為,這個階段如果孩子離開了依戀物件就會產生心理焦慮和反抗。依戀情感對孩子心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對於孩子將來的社會適應性、交往技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建立牢固的、積極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培養孩子許多現代素質的基礎。



多數家長在面臨寶寶的「分離性焦慮」症狀時,經常不知所措。事實上,「分離性焦慮」可視為寶寶心理健康的一種表現。

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性焦慮

嬰兒早期與自己親人分離時的啼哭也是正常的,這在嬰兒心理學上稱為「分離性焦慮」。在嬰兒早期生活中,他在與母親接觸中獲得安全感,如果與母親分離他就會感到孤單,甚至產生恐懼,這是他對安全的渴望和愛的呼喚,是寶寶心理健康的另一種表現。但是我們不能讓寶寶的這種焦慮長期持續下去,一旦寶寶由輕度焦慮轉向高度焦慮,由短期焦慮轉向持續的長期焦慮,就可能危及到嬰幼兒的心理健康。為此,我們需要及時地、自然地緩解這種分離性焦慮。

如何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醫生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 讓「其他人」代替媽媽

按照心理學家的移情理論的分析:兒童一旦失去所愛的對象,便利用其他外在對象或情境作為「代替」。這裡所講的「其他人」是指寶寶的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阿姨或保姆等。當然「其他人」必須像寶寶的母親那樣來給予關愛和親熱,讓寶寶能得到情感需求上的各種滿足。這樣做,客觀上就可以分散對母親過於依戀而帶來的負荷,同時,這種分享性依戀也可以增強嬰兒依戀的廣度和豐富度,為他的社會性情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

2. 寶寶的生活空間

家長應該儘量拓寬寶寶的接觸面,讓他多接觸陌生環境。「行為脫敏法」是讓孩子克服怯生、適應陌生環境的常用方法,當生人到來時,你可先把孩子抱在懷裡,不要急於走近客人,要用你對客人熱情的態度和友好的氣氛去感染孩子,使他消除戒心、學會「信任」客人。

要讓孩子及早步入「同齡社會」,鼓勵他與年齡相仿或稍大的孩子接觸、玩耍,特別是一歲半以後,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進入一個從家裡走向外界的過渡時期。讓孩子去接觸其他小朋友,去探索自然環境、發揮好奇心、鍛煉獨立性,而不要過度限制或保護。



多讓孩子到戶外活動、接觸不同的事物,能增加孩子對事物的接受度,盡早遠離「分離性焦慮」的症狀。

3. 經常帶寶寶外出,感受大自然

嬰兒對周圍環境的一切都感興趣,對此,父母要帶他到他所喜歡的地方去走走、看看、玩玩,盡可能讓寶寶走出家庭小天地,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感受自然、感受社會。使寶寶的依戀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拓展他的依戀物件,豐富他的依戀內容,提高他的依戀水準。經常到外面活動的寶寶不太認生,通常情緒愉悅,依戀母親的情緒也比較容易轉移。

4. 給寶寶提供豐富的環境和獨立的空間

另外,家長也要多注意家庭環境的佈置和各種玩具的提供,儘量為寶寶多提供一些玩具、圖書或畫筆,並提供機會,有意識地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玩。當孩子獨自遊戲時,父母可逐步地拉大與孩子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間隔,使孩子逐步適應與父母的短暫分離。

5. 別讓寶寶形成痛苦的分離經驗

因為孩子一旦經歷過痛苦的分離,便會增強分離時的焦慮。突然「不告而別」,或欺騙孩子,不履行諾言、離開孩子時間過長,造成孩子的恐懼,不安全感;有的家長過分地呵護孩子,不敢放手,使得孩子膽小,不敢離開母親,安全依戀就無法建立,孩子就會特別地黏人,這樣對於孩子來說,就失去了在一定程度上與人交往和認識事物的學習機會。

特別提醒各位家長,在緩解嬰幼兒分離性焦慮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有急躁情緒或採取強硬的辦法、手段,一定要耐心地給寶寶提供一個自然合適、自然拓展的過程。

 

資料來源/39健康網


 寶寶太黏媽媽怎麼辦?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