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拳媽媽團員Lara的媽媽因胸悶,意外在進行運動心電圖時猝死。醫師指出,運動心電圖是檢查心臟缺血方法之一,但若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嚴重心律不整、主動脈狹窄等8種狀況的人,應避免使用運動心電圖來評估,建議可透過非侵入性檢查如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CT),來發現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以降低檢查風險。
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CT)不具侵入性,是檢查心臟血管利器。(圖片提供/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神經內科暨重症醫學科專家蔡清標指出,所謂運動心電圖,是一種很普遍用來檢查心肌梗塞的工具,透過跑步來測試心臟壓力,以心電圖S/T波變化來看受檢者是否有出現心肌缺血現象。
壓力檢測 先遠離8大風險
最常用於評估冠狀動脈性心臟病,俗稱冠心病。原理是運動時,心肌耗氧量會提高,如果耗氧量超過供應量,心電圖就會出現心肌缺血的變化顯示,或其他隱性心臟病徵兆。
要注意的是,運動心電圖因為是壓力檢測,屬於侵入性的檢查。
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有以下8種情況,不宜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
包括:
1.檢查前48小時內急性心肌梗塞
2.不穩定型心絞痛
3.嚴重心律不整患者
4.主動脈狹窄
5.多重心血管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
6.心衰竭病患
7.血壓過高大於200/110
8.肺動脈高壓、主動脈剝離
健檢利器 低劑量CT立大功
蔡清標醫生強調,當進行運動心電圖的過程發現下列情況則應該停止。
包括:
1.血壓下降
2.暈厥
3.步態不穩
4.胸痛胸悶發作
5.臉色發白發紫
6.病患自覺不適
7.S/T波(代表心肌缺血的波)上升1個1釐米
8.出現心室性心律不整
醫生提醒,健康檢查能預防早期心血管疾病,千萬別輕視。
事實上,心臟病為民眾10大死因第2名,其中超過8成是因冠狀動脈狹窄引發心肌梗塞而猝死。健康檢查能預防早期心血管疾病,檢查心臟的方法除了運動心電圖之外,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CT)不具侵入性,是檢查心臟血管鈣化指數與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最有效工具。
非侵入性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 揪出心血管鈣化
高階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CT)這套檢查系統的速度已經快過人類心跳,應用在冠狀動脈攝影時,只需短短5秒鐘就可以將心臟內3條冠狀動脈完整的顯影,清楚呈現血管內壁脂肪或鈣質粥狀硬塊的嚴重程度。
尤其是,患有冠狀動脈狹窄症狀者,可及早介入治療,對於無症狀者,過去礙於檢查風險較高,無法及早發現,目前則可透過低輻射劑量心臟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提早發現冠狀動脈是否狹窄及硬化,可大幅降低猝死風險發生。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報導
運動心電圖檢查猝死?8大NG別犯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