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主前線」黃台仰於 9 月 14 日以「個人身份」與「社民連」黃浩銘、吳文遠 (俗稱「左膠」) 一同站台,引發軒然大波。「本土派」支持者群起而攻之,紛紛指責黃台仰「變質」、「膠化」(《聚言時報》和面書是主要戰場)。更為嚴重的批評是:一直正面鼓勵「本土派」青年的立法會議員黃毓民,竟被痛斥「誤導支持者錯信不可靠的黃台仰」。黃毓民創辦的網台 MyRadio 甚至被質疑只是另一個「大台」。筆者無意於此多作評論。然而,這件事卻帶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港人對「政治明星」的過分相信和依賴。

政治事務本來不應該由一部份人代理,而應該由全民參與。孫中山先生的「民權主義」因此採取直接民權理念,以確保人民能夠直接行使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複決權。只可惜香港自八十年代開始發展代議政制,要求全體市民選出若干人士作為政治代理人,協助處理地區事務,以及就著政府施政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和批評。這些人士通常具有若干知名度,出身自社運的活躍分子 / 電台、電視節目主持。港人熟悉的司徒華、劉慧卿等,便是據此躋身政壇。而隨著時日的推移,憑此渠道以進入政圈的人漸多,大班 (即鄭經翰)、毓民皆在 2004 – 2006 年加入立法會。二人俱是政治代理人自不待言。

政治代理人普遍具有一定的群眾支持。而為了在選舉中吸納更多的選票,正氣形象的塑造、公開演說的出眾、具體政績的展示當然少不了。久而久之,市民慢慢將這些代理人視作自己的代表,信賴他們的一言一行,繼而給予他們經濟上的支持 (如替司徒華購買揮春、捐款給普羅政治學苑等)。這些代理人獲得越來越多支持者擁戴,且能在主流傳媒長期曝光,其於是與娛樂圈的明星沒有兩樣,而可被稱為「政治明星」。

在天下承平的日子,「政治明星」的存在確實為枯燥乏味的新聞資訊添上一些趣味,誰不喜歡看毓民當年痛罵董建華和曾蔭權、長毛梁國雄批評司徒華「癌症上腦」?可是,當社會處於革命 / 暴動的邊緣,示威、遊行、口誅筆伐皆變得軟弱無力,「政治明星」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取而代之是真正的行動者 – 暴徒 / 革命黨人。「政治明星」在這一刻需要做的,是退下火線,並用其影響力聲援值得支持的一方,卻不是用種種方式另造年輕新星。至於年青人借革命 / 暴動爭取知名度、曝光率,繼而口誅筆伐,對政府施政冷嘲熱諷,以吸引大眾支持、投票,這些人其實對改變社會現狀並無助益,純粹出於一己之愚昧無知 / 虛榮心,該被摒棄。

筆者不敢斷定黃台仰是否投機分子,一心只想成為新一代「政治明星」。而觀乎毓民過去的言論,他亦似乎有意退下來,MyRadio 只是一個讓不同年青人發聲的網上電台而已。可是,由「本土派」支持者鋪天蓋地的攻擊看來,他們彷彿認定,現今的香港人 (包括抗爭人士) 仍然對「政治明星」存有過度的信賴。而筆者覺得他們這個認定未嘗沒有根據。

與其批評黃台仰、責難黃毓民,不如從根本處解決問題:打破港人對「政治明星」的崇信,倡議獨立自主,勿受人惑。胡適曾經說過:

我這裏千言萬語,也只是要教人一個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牽著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馬克思、列寧、史達林牽著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漢。我自己決不想牽著誰的鼻子走。我只希望盡我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們學一點防身的本領,努力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

當全體香港人皆能做到自作主宰,筆者相信,民主的國度必將臨近。

作者:無言(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不要「政治明星」,爭取獨立自主(無言)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