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在二次大戰前是否具備工業能力或著工業化國家水準的經濟能力,使用數據來加以分析應該是最清楚的作法吧。
以下數據來自於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克哈里森氏(Mark Harrison)的論文:二戰諸國經濟概觀。
國別:1938年總體GDP(換算為2011年美金)【1938年人均GDP】
列強組
美國:847億美金【649】
德國:460億美金【590】(含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
英國:275.1億美金【579】
蘇聯:230.2億美金【138】
法國:161.8億美金【385】
義大利:86.8億美金【200】
中國:103.2億美金【25】
日本:74.9億美金【104】
次要國
波蘭:46.3億美金【132】
羅馬尼亞:16.7億美金【107】
南斯拉夫:16.9億美金【105】
匈牙利:14.5億美金【158】
保加利亞:6.5億美金【99】
丹麥:19億美金【500#】(推估)
瑞典:31.5億美金【500#】(推估)
瑞士:29.4億美金【700#】(推估)
荷蘭:43.5億美金【200#】(推估)
比利時:42億美金【200#】(推估)
挪威:11.6億美金【200#】(推估)
芬蘭:14.8億美金【200#】(推估)
希臘:14.2億美金【200#】(推估)
西班牙:25.3億美金【100#】(推估)
葡萄牙:7.6億美金【100#】(推估)
東亞
朝鮮:6.5億美金【28】
台灣:2.7億美金【45】
列強組當中,美國不愧是以世界第一雄國的態勢,以一國匹敵全西歐之總和的GDP量毫無疑問地稱雄世界。600美金出頭的人均收也是足以讓全體國民都人人有汽車開(大約一台福特T型車僅需存一年半的錢就可以購得)、人人有可樂喝的豐足生活。
兼併了奧地利、捷克等日爾曼民族圈的德國,則以大約為美國一半的經濟生產力緊追在後。法國、義大利的經濟力與國民生活水平雖比日本強,但顯然並沒有很完全的轉換為戰爭實力與相關的工業產能。
中國雖有比日本多出約三成的總體國力,但因為人口太多,所以拉低了人均生產力和政府能支配的稅收量,其人均GDP是世界最低水準的級別。日本的水準則是屬於列強國中的後進群,其經濟表現不如法國和義大利,人均生產力甚至也遜色於實行共產主義的蘇聯,僅與南斯拉夫、羅馬尼亞、葡萄牙的水準相當。
在二次大戰的非列強、非主要交戰國中,瑞士以其天際突破的700美金之頂天高收入穩坐世界第一發達國家的地位,北歐富裕國家大約有500美金級等同美國、德國水準的生活水平,中南歐與東歐國家也有100~200美金的人均生產力水平。日本的人均生產力差不多剛剛好夠擠得進歐洲國家的後段班門檻裡。
至於以地區別來看,大日本帝國統治下的台灣與朝鮮反映的數字,則清楚地體現出了19、20世紀的殖民地與開化工業國家之間的巨大鴻溝───台灣的人均收入僅有日本的一半不到水準,佔帝國版圖全境產出的4%不到。但還值得慶幸的是,集中於農業生產和再加工的台灣以較少的人口產出了較高的經濟所得,所以還是比日本統治下,以四倍於台灣的兩千兩百萬人口卻僅產出三倍生產力,幾乎與處於中日戰爭之中的中國一樣過著赤貧生活的朝鮮要好得多…
順帶一提,幾乎毫無工業的基礎,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仰賴伐木業與造紙業,在蘇芬戰爭中得靠一次大戰留下的武器裝備、從蘇聯軍手中奪來的坦克與飛機作戰的芬蘭,以不到台灣一半的人口(三百萬)卻產出了將近台灣六倍的總生產值。
所以純靠GDP的比較似乎沒辦法明確的得出台灣在二次大戰是否足以稱作工業國度的證據,那麼我們就由重工業的指標性生產項目:鋼鐵來作為判斷的基準好了。以下資料來自舊日本軍弱小列傳、美國陸軍航空隊戰略轟炸成效調查團等文獻。
1943年時,台灣在日本總督府的努力下,煉鋼產量達到了日治時代空前亦為絕後的最高產量───4129噸。4129噸是個怎麼樣的概念呢…大約是一年可以蓋個坦克兩百輛,或者兩艘驅逐艦,或一艘貨輪的鋼產量。
與此同時,1943年的日本本土鋼產量是782萬噸,滿州84萬噸,朝鮮18萬噸,除去台灣之後總計884.6萬噸,加上台灣剛好可以湊個整數,提高到了885萬噸的賞心悅目數字。可惜的是,隔年台灣在美軍的轟炸下,鋼產量腰斬剩下了2024噸…大概只夠造個一艘二等驅逐艦的水準吧,下一艘只好等明年再造了。
順帶一提,同為軸心盟友的德國,於1943年時的鋼鐵產量是3464萬噸(內含404萬噸德佔區的產能),美國則已經超過一億噸。我想台灣的工業產能,實在是在二次大戰期間足以稱作是發揮了相當「舉足輕重」的重大影響力。
作者:歷史流言終結者(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課本上沒有教你的歷史(4)日治時代工業島台灣(歷史流言終結者)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