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至100次,但1名64歲張姓女性患者,卻因心房顫動合併病竇症候群,經常白天心跳過快,半夜睡覺時卻因心跳變慢而悶痛痛醒,到醫院檢查時,更一度出現心搏跳低於30下,恐導致中風或猝死。幸好,患者經手術植入心臟節律器和藥物治療,幾個月以來心跳控制良好,終於得以安心入睡。



廖英傑醫師說明植入式心臟節律器控制張女士心律過緩病症。(圖片提供/台中慈濟醫院)

這名患者自從2年前一場車禍後,就出現心律紊亂,尤其晚上常因悶痛而醒,嚴重時得掛急診。去年7月到台中慈濟醫院掛急診時, 24小時心電圖記錄發現有心房顫動和竇性心搏低於30下的過慢情形,醫師確診除了心房顫動、心律不整有快慢2種症狀,還合併「病竇症候群」。

心律不整易增中風風險 過快或過慢都不對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廖英傑醫師表示,當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輕則心悸、胸悶、頭暈、全身無力,重則威脅生命,有中風或猝死危機。一般來說,心跳正常速率嬰兒每分鐘120至140次,兒童每分鐘80至120次,成年人每分鐘約60至100次,超過150次跳太快、40次以下則跳太慢,或是時快時慢都不對。

而這名患者合併2種心律不整症狀,使用治療心跳過快的心律不整用藥,會讓心跳更慢,特別是她的心跳只剩下30下,再變得更慢十分危險。因此,整體評估後決定,醫師決定以植入式心臟節律器控制心律過緩病症,同時用藥物控制心律過快問題,雙管齊下終於讓患者可以安心入睡。



正常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鐘約60至100次,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健康。圖非新聞當事人。

及早發現新律不整 在家對時摸脈做記錄

廖英傑醫師表示,過去,陣發性心律不整發作時,病人很難在誘發第一時間被確診;現在,病人可以在家自行對時摸脈記錄,並規則使用家中電子血壓計,或透過輕便型24小時、一周型心電圖記錄器,方便病人配合病發時隨手做記錄,隔日或一周後,就可以得到準確數值,協助醫師對症治療。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心律不整忽快忽慢 雙管齊治防中風

 https://www.facebook.com/top1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