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人未聽過「世有千里馬,然後有伯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這個典故,但是又有多少人聽過莊子的《馬蹄》?有善治馬者,將馬蹄、毛都經過悉心剪裁,未有千里馬之誕生,就已經令馬死過半數。那麼,千里馬的論調到底誰對誰錯呢?

容我講句廢話,世上無永遠的對錯、無永遠的黑白、無永遠的正邪。只是,用千里馬來比喻人才到底是否適合呢?馬本來生於自然,理應長於自然,為何又要受人馴養,作為人的工具,為人馳騁、為人所用?馬的才能為人所用這看似很合理的敘述,其實很不合理的,套回落人的身上,一個人的才能因他人發掘,而為其他人服務或為他人勞役,這難道不是奴隸嗎?

不,在社會契約下,人必須徵得另一人同意,以某樣東西來交換某樣東西,那麼獲得回報而為他人勞役,就是僱傭形式;但是這又跟伯樂相千里馬有何關係?其比喻背後意思係縱使你有才能,也須得人發現、提攜才能發光發熱。沒有錯,比喻背後意思是這樣,但發現才能、提攜之後做些什麼呢?還不是任勞任怨為他人提供服務罷了,況且,就算有伯樂相中,環境不利也還是會損手爛腳的。舉個例來說,一個人有造麵的天份,他又遇著好師傅,但在一個不吃麵的地方造麵,他這種天份、才能有用嗎?就正如很多人所說,如果周杰倫生在這個年代、生在香港,就不會是台灣天王了;如果美斯活在香港,只會淪為街場球王,又或被父母逼迫讀書而放棄足球。

所以,環境才是更根本、更重要的因素。

良禽尚且擇木而棲,人卻總強調「適應能力高」,怕熱?問過住印度、沙漠那裡的人了沒有?怕凍?問過住南、北極還有西伯利亞的人沒有?你是何方人種,有祖先遺留下來的基因、經驗,自然能應對當地環境,否則何謂本土人,否則何以發展出文化、文明?

如果人的適應能力真的算高的話,何必「進化」?又哪來得了風土病、感染瘴氣而死?甴曱才真的是適應能力最強的地球生物!因此講什麼千不千里馬,有沒有伯樂,都是白費唇舌,只要一個有利的環境,什麼都能蓬勃生長,否則,就只會扼殺一切生命、幼苗。

作者:清君(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千里馬謎思(清君)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