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冇留意,上星期有則新聞,說全港首創「柴油-電力推進」引擎的貨櫃船「淨港一號」正式啟航。
「淨港一號」(連同同期建成的「淨港二號」)原來是由政府工務部首次自行建造的船隻。這船來往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及屯門污泥處理設施,負責運污泥,因而得名。
「淨港一號」的賣點是環保,航行時使用超低硫柴油發電,然後以電力推動航行;泊岸後不會燃燒柴油,直接從岸上取電,達致靠岸時零排放的效果。即時令筆者留意的,是噸位。為何要提噸位? 因為,船隻較重磅,就要較多力量推進,要燒的油更多,排出的污染就更多。
相比每日途經香港水域的眾多遠洋船(例如貨櫃船或郵輪),排水量3400 噸的「淨港一、二號」其實不算重磅。根據海事處最新資料(2014年1月至9月),靠泊貨櫃碼頭的遠洋船,96%以上載重量超過一萬噸。(排水量=載重量+船隻重量)
就算是區區兩艘輕磅船隻,一年後不在泊岸燒油,都有相當可觀的減排效果。政府估計,相比在泊岸後繼續使用柴油的一般船隻,兩艘船每年可以減少13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約6000棵樹木一年的吸碳量!如果所有重磅船隻泊岸不燒油,只從岸上取電,那將會是個理想的國度。
返回現實,取電與供電就似雙向的溝通,船要有插電的技術、岸上要有供電的裝置,這才成事。香港每年有超過一萬艘遠洋船停泊在貨櫃碼頭,就算每一艘都具備插電的技術,但貨櫃碼頭沒有供電裝置的話,岸電仍然不成事。
2014年,本會與香港地球之友曾經去信查詢政府當局於葵青貨櫃碼頭設立岸電的可行性,據局方了解,碼頭營運商考慮到現時貨櫃碼頭的用地限制,未有計劃安裝岸電設施。
貨櫃碼頭有用地限制,那另一個將招徠巨無霸級船隻的碼頭——啟德郵輪碼頭,卻於早已預留土地安裝岸電設施,為何仍未見蹤影?
其實,所有「技術」、「可行性」研究已於上年七月完成。根據政府文件,環保署委託機電署於2013年十一月聘請顧問研究在啟德郵輪碼頭安裝岸電設施的技術可行性。顧問已於2014年七月向環保署提交研究報告擬稿。現在,全港市民正等待環保署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相關的事務委員會匯報結果及工作路向建議。
你可能會問,啟德郵輪碼頭現在好像「污蠅都唔多隻」,真有污染?請大家看看以下資料,包括:(1)郵輪泊岸次數逐年遞升、(2)商經局蘇錦樑局長面對「啟德郵輪碼頭被形容為昂貴的雞肋」的壓力、(3)蘇錦樑最新網誌,就知道啟德的船舶污染「而家冇,但將來會有」:
1) 年份/啟德郵輪碼頭郵輪泊岸次數
• 2013年:9 次 • 2014年:28 次 • 2015年:57 次 (比2014年上升一倍)
2) 2015年2月4日謝偉俊議員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提問
有評論指啟德郵輪碼頭(碼頭)二○一四年總收入僅三千萬元,政府最多只能攤分二百一十九萬元。往後碼頭的經營如未能出現「大躍進」,八十二億公帑投資要待二十三年後,即約二○三七或二○三八年,才有望回本。對此,旅遊業界及市場學學者總結碼頭營運失當成因為:定位錯誤、配套設施「徹底失敗」、旅遊政策缺乏長遠規劃、未能與鄰近地區競爭,以及令本港淪為內地旅客購物景點,他們因此形容碼頭為「昂貴的雞肋」。
3) 蘇錦樑2015年3月9日網誌:《八十天郵輪環遊世界》
我們亦會推動區域合作,如透過香港旅遊發展局與台灣觀光當局推出的「亞洲郵輪專案」,與區內港口攜手合作,擴大亞洲郵輪市場的規模和競爭力。亞洲郵輪旅遊業的潛力正在逐步釋放,我們將積極把握機遇,鞏固香港作為區內郵輪中心的地位。
源自啟德郵輪碼頭的空氣污染,將直接影響到未來89,000的居住人口、九龍東局民、工作人士及旅客。面對來勢洶洶的郵輪污染之外,啟德還面對怎樣的情況? 我們,作為香港的一份子,又可如何介入?
我們將由「淨港一號」慢慢講到「啟德七號」,敬請留意。
(下集出街前,不妨看看本會將於三月底舉辦、關注啟德船舶污染、及陸上規劃的活動:「草民重奪空氣」。活動地點,極具象徵意義,歡迎參加! )
https://www.facebook.com/cleanai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