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動近二十招「暴力救市」,無可置疑,為了維穩,中共已放棄了部署多年的「金融國際化」經濟戰略。除了內地股市認受性大降,加入MSCI遙遙無期,今年初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矢言的甚麼「年內實現利率自由化」、「力爭年底成為國基會特別提款權」等人民幣國際化藍圖,已成為笑話。
中共其後甚至出動公安查惡意沽空,可謂「強姦兼焗賭」。這場「暴力救市」荒誕劇,已令國際市場看清楚中國股市一切由政府操控的威權主義本質。要重建國際市場的信心,恐怕不是十年八載可以完成的事。但對香港而言,其實未嘗不是好事。
首先,港股在今次股災中,雖然被譏為內地股民的「提款機」,但亦因為香港資本市場監管、運作制度完善,基礎穩健,成為整個中國股市的最後救生圈,更成為中共的救星。經此一役,香港進一步鞏固中共的經濟戰略地位。未來上海就算設立多十個自貿區;深圳再多設十個前海,都再難與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相提並論。
香港政權移交中國十八年以來,急欲「去殖」,實際上是逐步改變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充分打算,長期利用」的對港政策方針,最終達致一國一制的「宏圖願景」。
香港再一次憑著兩地制度上的分隔,讓中共政權危機得以化解,中共今後不得不反思「一國兩制」中,香港這一邊資本主義制度的價值所在。 由資金流通到法治環境,乃至食品安全等問題,中港制度上繼續進行分隔,以作緩衝、備用、應變,明顯對中共政權更為有利。因此,無限期保留香港一制,而非只是「五十年不變」,可能成為對港政策的新常態。
可惜的是,正因香港的戰略地位再次受重視,中共將更加不願意放手讓香港實行普選。原因十分簡單:香港的窗口作用太重要了,治權必須牢牢地掌握在中共手中。
不過,牢抓治權並不代表日後的特首,只會由唯命是從的無能之徒出任。相反,中共或重新重用有才能者擔任特首。因為在救市初期之失效,乃至早前本港建制派於政改表決甩轆事件中,均突顯任用一批盲忠而無能之士執行指令,只徒添危險和不穩定因素。尤其面對香港這本難唸的書,極可能陰溝裡翻船。因此,2017年特首換屆會否轉人,暴力救市一役的經驗將成為參考。
另一個相關的政治猜想,是暴力救市可能影響年底的區議會選舉選情。中資、國企以往一直被指協助動員,參與香港各級選舉。今次中共除動用最少一萬七千億人民幣瘋狂救市,又指令中資國企高層「班資回朝」托市。可以預期維穩費將會削減。
以前往往有大批選民,乘坐一車車的旅遊巴,到投票站支持建制派候選人。今年會否此情不再?未來區選前的地區飲宴會否減少?蛇齋餅糭有否縮皮?這些都是值得觀察。
作者:許掌裕(本文章由聚言時報授權提供)
暴力救市的政治後遺(許掌裕)
https://www.facebook.com/GaldenPolymer/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