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早預警、早行動」,所謂「早預警」指根據氣象和水文的觀測數據和科學預測,及早向社會發出警報信息,「早行動」則是希望這些提前的警報,有助社會各方面及時作出抵禦風雨及相連災害的行動,減少災害做成的傷亡和經濟損失。

 




 

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氣象和水文部門,做了不少工作改進預警系統,在減少傷亡方面成績可觀。過去50年間有一萬多單災害跟天氣和水災有關,幾乎每天一災,死亡人數以百萬計,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過去50年間,每年災害數量增加了5倍,雖然經濟損失急速上升,但傷亡人數卻大幅下降,顯示氣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合作,在拯救生命方面比過往做得出色。

當然我們不能自滿,由於溫室氣體濃度屢創新高,氣候變化鐵定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更將持續數世紀。如今世界各地極端天氣頻發,強烈的熱浪、乾旱、森林火災、極端降雨和致命洪水,不斷出現,海洋變暖又使颱風更為猛烈,海平面上升加劇了沿岸水淹的危害,對全球生活在艱難狀況下的脆弱社群傷害愈來愈深,非常需要氣象部門和社會各界緊密合作,做好向他們發布及時預警的工作。

超級電腦、衛星和科學進步大大提高了預測的準確性,手機警報和天氣應用程式甚至能夠去到偏遠地區或基層群體,但是如果有了警報卻發動不了社會作出反應,脆弱社群依然會避不了傷害。

世界氣象日提醒我們,防災減災,氣象部門如天文台必須用好科學,提高預測水平和及早發出警報,還需要社會事先細緻籌劃,及早組織好幫助脆弱社群的支援,這就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了。

預警直正發揮作用,必須人人受益,尤其是基層人民,因此預警必須伴以及時的社會行動。


 


 世界氣象日:早預警,早行動,幫助脆弱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林超英-Lam-Chiu-Ying/129250193901719?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