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本身有乳癌家族病史、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或發現腹部突然變胖、身體其他部位卻沒有肥胖跡象時,應到婦產科求診,盡快揪出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名42歲的曾小姐(化名),因為不孕症求診,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不孕科醫師做了第一次不孕手術當中,發現左邊卵巢長了惡性腫瘤,立刻轉診至婦癌科治療。收治該病例的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原本想為曾小姐採取保育療法,開刀切除左側卵巢、保留右側卵巢,卻又發現其右側卵巢附近、以及腹腔還有散在性腫瘤。所幸在手術及化療後,曾小姐的腫瘤指數降到正常,電腦斷層也查無腫瘤跡象;曾小姐進一步接受基因檢測後發現帶有BRCA1/2突變基因,醫師建議她服用口服標靶藥物做為維持療法,迄今病情穩定。
沉默殺手「無症狀」難揪出 多半被誤認腸胃毛病
周醫師指出,卵巢癌多好發年齡在45歲左右,主要原因是細胞基因突變造成組織病變。因卵巢癌本身沒有特異性的臨床症狀,既不疼痛也不會出血,初期難以覺察。
到了後期,即使患者腹部突然變大,也容易誤以為發胖缺乏危機感,往往等到患者常因腹水肚子發脹不舒服,還以為是腸胃毛病,卻找不出病因而被轉往婦科,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癌腫瘤,確診時多半已到了末期。
化療近7成會復發 新型標靶治療帶來曙光
周醫師說,大部分卵巢癌標準療法是手術加上化療。醫師先為患者進行腫瘤減積手術將腫瘤切除乾淨,再施以化療。化療藥物多以鉑金類藥物加上太平洋紫杉醇。手術與一線化療後,75%的患者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不幸的是,卻有70%患者會再復發,而且大多數會一再復發。
高死亡加上高復發率,加上化療容易產生抗藥性,晚期卵巢癌患者膽顫心驚,唯恐開刀後化療沒多久,還陷入反覆復發及化療的惡性循環。如何維持治療成果是醫病共同需求,維持療法相對重要。
口服標靶藥物延後復發 提高整體存活率
經過幾項大型臨床試驗,維持療法最常使用的標靶藥物有兩種。一種是藉著抑制血管新生達到抗腫瘤的目的,患者接受化療用藥中併用該類標靶藥物,化療結束之後繼續使用一年或一年多,可延後復發時間大約半年。
另一種口服標靶藥物是PARP抑制劑,根據最新臨床試驗研究指出,在卵巢癌一線化療後,針對帶有乳腺癌基因(BRCA1/2)突變患者,服用PARP抑制劑兩年,復發機率可以降低70%,無疾病進展存活時間 (PFS) 最少可延長三年。到第四年,仍有52.6%病人的卵巢癌沒有疾病進展。
突變基因BRCA1/2患者 適用PARP抑制劑
周醫師還提及,一名多次復發患者張小姐(化名),2018年再度復發,因經手術加上超過三線以上的化療,適逢 PARP抑制劑在台灣取得癌症適應症。經基因檢測,張小姐正好帶有乳腺癌基因(BRCA1/2)突變,適用於PARP抑制劑。周醫師為她採用該項口服標靶藥物作為維持治療,現今已超過一年半,將腫瘤控制,達到與疾病共存的良好狀態。
維持療法與腫瘤共存 延後復發時程
周醫師表示,PARP抑制劑作為卵巢癌一線或復發後維持療法使用,效果好且比起化療副作用少,僅有噁心感、貧血、血小板降低,不適時可請醫師調整藥物劑量。
突破晚期卵巢癌的治療困境,為了提高病人存活希望,醫病雙方都在努力尋求最佳方案。周醫師表示,目前長庚醫院採用PARP抑制劑做為晚期卵巢癌維持治療的病例已達30-40例。
女性腹部突然變大卻非發胖時 宜提高警覺
周醫師提醒,若本身有乳癌家族病史、帶有BRCA1/2基因突變,或發現腹部突然變胖、身體其他部位卻沒有肥胖跡象時,應到婦產科求診,盡快揪出病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
【真心關愛卵巢】高復發+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