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為促成2017 年普選特首,繼「白票守尾門」方案,近日又提出,有些人以前被視為民主派而今獲特區政府委以要職,份屬「愛國愛港」人士,可被中央接納為特首候選人,舉例張炳良局長、陸恭蕙副局長及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
陳教授漠視了三點。其一,泛民拒絕人大8 . 31 決定「袋住先」,不懈爭取的是平等選舉制度,不是爭取泛民成為候選人。其二,《基本法》及本地選舉法例從無規定「愛國愛港」是特首候選人條件,「愛國愛港」是政治要求,沒有客觀標準,根本不能寫入法例。其三,只要符合法定的基本參選資格,特首候選人是否愛國愛港愛黨愛回家,全港數百萬登記選民各自心中有把尺,投票一刻各自有選擇,無理由要由千多人的提名委員會來替我們決定誰愛不愛國。
按人大8 . 31 決定,2017 年所謂「普選」特首,1200 人提委會全權決定二至三名候選人。政改三人組一再游說香港人「袋住先」,說這不是終極方案,將來會「優化」,官方吹風,政府考慮在2017 政改方案中聲明2022 年根據「實際情」可修改特首選舉辦法,又考慮增加提委及特首候選人數目,例如提委增數百人,特首候選人增一名。又等五年,又騙一次。
換湯不換藥,仍是提委會篩選,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譚志源講到明,特首候選人「出閘」門檻不變。正如一位市民託我問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假若你兒子可入讀英國的大學,但永遠不能畢業,這無理學府,你兒子會否「入住先」?
人大8 . 31 決定一錘定音,真普選由一步之遙變成千里之外,同道人仍需努力。民陣發起「唔要假普選,我要真普選」遊行,今日下午二時維園出發,到時見。
圖片:蘋果日報
萬變不離篩選(余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