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經常「忘記呼吸 」?小心臟出了大問題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2019年八月底剛出生的小珍珠(暱稱),在花蓮慈濟醫院出生時,被醫師發現有心雜音的狀況,後續檢查原來是心臟血管出了問題,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由花蓮慈院小兒部主任張宇勳會診小兒心臟科裘品筠醫師,安排進行心導管栓塞治療,預後狀況良好,九月二十六日出生滿月這天康復出院。

新生兒「忘記呼吸」 先天心臟問題

在媽媽肚子裡待了三十七周的小珍珠,出生體重有2965公克,出生後不久醫護人員就發現,小珍珠有時候會「忘記呼吸」,在經過呼吸訓練後,還是有呼吸喘的問題。小珍珠的媽媽說,原本預計自然產後三天要帶著女兒一起出院,可是小珍珠突然出現血便的症狀,後續體重一路下滑,經由醫師治療解決腸胃感染症狀之後,發現還是有心雜音的問題。透過X光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開放性動脈導管。

動脈導管栓塞 新生兒先天疾病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裘品筠醫師表示,嬰兒在母體內(胎兒時期)使用體循環,其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有一條相通的血管稱為動脈導管,在出生後2~3天會進行功能性閉鎖,開始了肺循環。

約90%的新生兒在出生2週內會進行結構性閉鎖,如未關閉,部份壓力較高的主動脈血會流入肺動脈,加入肺循環而引起肺充血,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發生率為1/2000,約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

傳統手術治療耗時 新生兒更困難

開放性動脈導管目前約有九成五採傳統手術開刀治療,但手術費時約2小時,術後傷口恢復期較長,還會留下疤痕。考量到新生兒心臟脆弱且體重輕,為了避免開刀可能帶來的風險,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裘品筠、劉俞暄決定從腹股溝「靜脈」進行心導管手術。為了完成新生兒心導管術式,不光是心導管室團隊要動員,花蓮慈院麻醉部團隊也特地到心導管室為小朋友進行麻醉。

「盡量不要讓她哭,避免增加心臟的負擔。」花蓮慈院小兒部主任張宇勳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的嬰兒照顧上要很小心,隨時要注意安撫,而且新生兒的血管粗細大約只有零點一到零點二公分,要放入更小的阻塞器,完成心導管手術的難度很高。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


 新生兒經常「忘記呼吸 」?小心臟出了大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