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行雷落雨了,要迅速離開啊!」路旁的朋友一邊收拾攝影器材,一邊好心跟我說。我剛從郊野公園山中下來,在村邊碰上這位有安全意識的野外攝影家,他給我看手提電話,一片「紅雨」正向我們快速移動,我讚他厲害,心中則高興天文台細緻的天氣信息,令平民百姓能夠自主作出配合自身處境的行動決定,是智慧型生活的表現。
近年多了人講「智慧城市」Smart City,表面似乎高深和神秘,其實不外乎以科技讓信息在社會運行的眾多系統間流通,促成人民過着多點自的智慧型生活,以及能夠參與社會的建設。天文台提供數據令攝影家懂得採取行動趨吉避凶,顯示最低限度在天氣方面,香港已經達到智慧城市的水平。
以前天文台只能靠收音機廣播簡單的天氣消息,預報員沒有渠道告知市民各區的差別,1990年代互聯網時代來臨,第一次出現契機有可能讓天文台直接把詳細資料送到個別市民手上,建設網站的技術對天文台同事來說完全沒有難度,不過建立網站的共識就不容易建立了。
自古以來,國家機構的權力來自信息的壟斷,不可能輕易向民間交出這件利器,在這個背景下,倡議天文台建立網站時,出現激烈的辯論,我相信既然天文台的資金來自公眾,收集回來的信息便應該回饋給市民,但是有人擔心:如果市民跟我們看到同樣的數據,他們豈不是可以自己預測天氣?天文台豈不是變成多餘?而且有大量數據在手,市民會否不斷質疑天文台預測的準確性?在網站發布過多數據是否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互聯網發布信息畢竟是新事物,帶引我們進入充滿未知數的新領域,這樣的憂慮不難理解,不過時代轉變一發不可收,互聯網技術顛覆了世界,任何個人都有能力開發展示全球天氣信息的網站,1990年代初,香港「地下天文台」網站成立,豐富的內容吸引不少粉絲。我十分着急,如果天文台抱着老皇曆不放,恐怕真會被淘汰,長話短說,雖然香港政府未有政策,1996年天文台在林鴻鋆台長的領導下,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並逐年增添內容,進入2000年代之際,每年網頁瀏覽量已達到一億頁次,數字是每年人手接聽的數萬電話和自動電話查詢系統每年三百萬次的服務的總和的數十倍!
香港天文台網站內容和版面設計盡量貼近市民需要
事實證明以互聯網傳播天氣信息,使天文台與市民親近許多,也讓天文台更瞭解民間的需要,早年瀏覽量數據顯示市民最有興趣知道境內各地的溫度、三天預測、熱帶氣旋預測路徑等,回應市民的需求,數年之內天文台在全港十八區都建了自動氣象站,天氣預測延長至七天,熱帶氣旋路徑伸延至三天。在信息分享的氛圍下,天文台和市民之間產生了正面積極的互動關係,天文台進步,廣大市民得益,細微如晾曬衣服,重要如減災避險,市民愈來愈能用天氣信息籌謀自己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初嘗智慧生活的好處。
天文台網站起步的成功激勵同事擁抱新技術,先後推出了流動網站版本、Twitter、Wechat、「我的天文台」Apps、iOS版本、支援Apple Watch等,內容也不斷擴充,如全民參與的「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個人化未來兩小時降雨預測、自製電視天氣節目、九天天氣預測、五天熱帶氣旋路徑等。2013年Apps用量已超過網站,2016年的天文台總瀏覽數字高達一千億頁次,是2000年的一千倍!相當於香港所有人每天問天氣40次,而每次天文台的成本僅0.3仙。「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特別值得一提,它讓民間機構及個人的自動站信息全民共享,符合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也是香港推動全民參與建設智慧城市的先河。
二十多年的實踐證明擔憂公開天氣數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過慮的,天氣資料公開後,市民自己發現香港境內情況複雜,對「天有不測之風雲」有個人體會,對天文台的偶有失手有所理解,反過來更能感受天文台同事的努力,天文台不斷在管理比賽中獲獎反映市民的高度認同。雖然每隔幾年天氣總為天文台製造麻煩,但是由於數據全公開,市民不能指天文台有隱瞞,事後的「追究」圈定在「說事實、講道理」的範圍內,消除了情緒化或政治化的偏差,官民之間的互動保留在理性層面,「追究」化為天文台進步的動力,在我來說,這是與民共享數據的突出優點。
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了「智慧城市」,殷切期待所有政府部門理解新時代的需要,相信天文台的經驗,不用怕市民以數據「反咬」。如果政府盡量把與民生有關的數據和信息發放到互聯網空間,則所有人包括官員自己都能得益,因為對事物的深入認識令人發揮更大的作用。我鼓勵各個部門以至民間團體都主動先走一步,在能力所及之處多把手上的數據共享,也許百花齊放,共同建設,才是智慧城市的真諦。
[本文刊於《BREAKaZINE 突破書誌 53期]
天氣數據共享 – 香港智慧城市的先鋒(林超英)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林超英-Lam-Chiu-Ying/129250193901719?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