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 AM 730《鈺成其事》

美國的校園槍擊案平均每星期發生一宗,人們的感覺已變得麻木。可是,上月14日在佛羅里達州一間高中發生的有17名師生被殺的槍擊案,卻激起了異常強烈的回響。

帶動輿情的是槍擊案劫後餘生的佛州高中學生。槍擊案發生後,校園裏群情洶湧,學生組織了多次遊行集會,強烈要求加強槍械管制。他們抗議的對象,包括反對槍管的全國步槍協會(NRA)、接受了NRA捐款的國會議員,以及總統特朗普。

先前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校園槍擊案,1999年發生於科羅拉多州科倫拜恩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該校兩名12年級學生在校園內槍殺了13人,槍傷了二十多人,然後自殺。事件震驚全國,「科倫拜恩」成為家喻戶曉的校園槍擊代名詞。在「科倫拜恩」之後出生的一代青少年,被稱為「集體槍擊世代」(mass shooting generation),他們在學校裏要定期進行槍手襲擊演習。

佛州高中槍擊案令一直默默無聲的集體槍擊世代再也忍無可忍。除了已經進行的示威活動外,佛州學生號召全國學校在本月14日,即槍擊案後一個月,罷課17分鐘,悼念17名遇害者;下周末又在首都華盛頓舉行「保命大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要求國會立法管制槍械,防止慘劇再發生。

這令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到美國一次教育考察的見聞。在紐約一間初中,我遇到一位來自香港的老師。她告訴我學校大門裝了金屬探測器,防止學生把槍械帶進校園。但這似乎沒有作用:她任教不久,一個跟她特別「老友」的學生便把她帶到自己的貯物櫃,讓她看看收藏在裏面的手槍!

我訪問南部一間小學的時候,校長招待我到他家裏作客。他給我展示他的「槍械庫」,並挑了其中一枝很輕巧的手槍,叫我在他的後院試射汽水罐。我發了十幾槍,槍聲卜卜,鄰居肯定聽到,卻完全無人理會,似乎都聽慣了。校長說要送我一枝槍帶回香港;我告訴他在香港不能任意擁有槍械,他不以為然地問:「沒有槍,怎得安全?」

這是美國根深蒂固的擁槍文化。美國人普遍認為擁有槍械是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應受到限制。且看這次佛州學生的怒吼,能否改變美國社會對槍管的態度。

本文由作者授權,從 http://tsingyoksing.hk/ 轉載


 忍無可忍(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