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窩村的復耕復村工作進行了四年,是比較多人認識的項目,也得到各方面的認同,成為城鄉共融和永續發展的例子。
四年前項目開展時,沒有先例可援,村民、非政府組織、義工、落戶的新居民等,都要摸索前行,從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在鄉村復興的總目標下,互相尊重,各展所長,共同奮進,不過參與項目的人們數目眾多,成長背景個個不同,風俗習慣有異,價值觀念略有參差,因此長期共事共處並不容易,需要不斷磨合協調,執行項目時,因此間中會出現看法有差距和導出某些矛盾,需要大家耐心溝通,尋求共識和找到化解方案。 

恢復種稻為鄉村重新帶來生氣

今天清理舊檔,翻出兩年前給一位義工寫的信,他對進行項目的方式有些負面觀察,我給他解釋進行項目的難處,頗能反映當時的處境,以下摘錄該信,讓大家感受一下大約雨年前項目去到中期時的狀態。
荔枝窩的鄉村復興之路初有成果,不過此後仍然長路漫漫,需要繼續得到多方合作和支持,才能確保茁壯成長和持續長存。

          +          +          +          +

2015年11月18日 致:義工A君

荔枝窩復村(不只是復耕)是我的多年夢想,現在的項目是我撒種的。

荔枝窩由無人村到今天恢復一點生氣,而復村概念由早年的夢想到今天的在地現實,長路漫漫,由於是香港史無前例的事,全靠各方友好不時出力扶助,才能在跌跌撞撞中撐到目前的處境。

一方水土有一方人情風物,我們外來人與本村人交往,要顧慮的事特別多,過去兩年項目的執行波折甚多,苦處實難言明,引申出很多事情不全在我們的預算之中,更不要說天氣、人力、土地等變數的交叉互動,以及傳統農耕智慧在氣候變化大局下的失效等,總之在自然懷抱中的傳統農耕在棄耕四十年後復活,不是我們城市人一下子便學得懂的。

說得囉唆,希望你感應到展開項目後,所有參與者(包括組織者)其實共同進入了一個深而廣的學習過程,而人的進步是透過碰上錯誤或失敗來尋得新學問、新體會、新成就的。

明白過去一段日子有些情況未能令你愜意,但是鼓勵你以寬廣的胸懷和視野去包容、融會,具體事實歡迎反映,我們會吸收學習,導向改進和提升,最終以荔枝窩的福祉為依歸。

至於「大白象」的說法,恕未能苟同,喚醒睡了四十年的大片農田,已經不是小事,更不要說要把貼近時代的「與自然共融」概念引入復耕之中,需要扎實的田野研究和人力密集的調查,這些都在普通人視野之外,綜合起來,復村實是大工程也。

項目是我個人多年夢想,港大的加入則是我這隻病毒的感染結果,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在香港土地上,重塑一個守護客家傳統、與自然融和又不失與時代貼近的荔枝窩村,成為原居民的宜居家園,也成為香港城市人體驗永續發展概念的教育基地,以及外國人感受華南傳統農村文化的好去處。

因此復耕只是項目的一部份,甚至只是小部份,更大的部份是促進原居民的群體自豪感及回鄉定居的意願,這些就牽涉更多少人見到的工作了。

至於重金屬問題,簡單地說田中的水所含物質,源自山上的泥土, 跟華南各地相同,純屬天然,不構成健康風險,也沒有甚麼隱瞞,要看資料隨時歡迎,所謂污染方面,我是氣象學家,可以告訴你水氣蒸騰不會把重金屬帶上天,不存在隣近地區的重金屬經雨水帶到荔枝窩的可能,請你放心。 

荔枝窩真正復村(不是所謂「活化」的假古董)其路漫漫,願望你能繼續參與。 


 荔枝窩 - 鄉村復興路上的摸索(林超英)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林超英-Lam-Chiu-Ying/129250193901719?sk=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