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專訊】上月被市民行山時救起的小狐狸,驗明正身為「赤狐」後,海洋公園拒絕長期照顧,現時去向未明,本報向向康文署查詢其轄下的「香港動植物公園」會否考慮暫養或終身照顧小狐,署方回覆指香港動植物公園以飼養鳥類、靈長類及爬行類動物為主,飼養的動物大多是「稀有」和「瀕危物種」,更指已落實會引進其他瀕危動物,不會接收該赤狐。

康文署指公園內動物籠舍數量有限,設計只因應靈長類動物的習性及生境而建造,並不適合犬科動物(如狐狸)居住,並指「公園已落實與其他動物園合作,將引進其他瀕危動物,故沒有計劃接收有關赤狐。」

香港並非首次救起非瀕危的外來物種,2003年時,有市民在南生圍山貝河發現一條小灣鱷,漁護署懷疑是逃脫了的走私寵物,署方及澳洲來的鱷魚專家合力將牠捉起,並暫養在嘉道理農場一陣子。漁護署更於於2004年與香港電台合辦「小灣鱷Who am I」命名大賽,收到共超過1600個中英文提名名字,最後為定名為「貝貝」(Pui Pui),意指小灣鱷在山貝河發現,以及有「香港寶貝」的意思。

澳門亦有一隻黑熊有著類似的身世。這頭黑熊叫「寶寶」,1984年時,一名德國藉記者夏禮賢(現任澳門英文報章《澳門郵報》社長),在一家野味店門外鐵籠救出一隻一歲大的黑熊,其後澳門政府將牠置於二龍喉公園內飼養。黑熊深受澳門市民愛戴,當時正好上演一套有關黑熊的電視劇,主角名為「BoBo」(寶寶),大家便開始暱稱二喉龍黑熊為「BoBo」,更有澳門市民覺得寶寶才是澳門之寶。


 【最新】康文署指動植物公園將引進其他瀕危動物 無意接收赤狐

 https://www.facebook.com/hkanimal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