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一直為如何有效地保護歷史文物而煩惱,中國也不例外,尤其中國歷史悠久,歷史文物相對豐富,中國政府也一直希望使用不同的方法去保存這批歷史文物,而最近又有新的進展。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莫高窟近日與希捷科技 (Seagate) 合作,以保護、研究、弘揚和管理文物的方向,啟動「敦煌石窟數碼化保護計劃」。
眾所周知,在古代,延綿萬里的絲綢之路是結合東西方文化、促進中國和亞歐各國友好往來及經濟發展的重要通道;而現今,「一帶一路」在絲綢之路土壤中的概念萌生並走向全球,成為國際合作的一個代名詞。而作為古絲綢之路和現代「一帶一路」上閃爍著的最璀璨的一顆東方明珠,敦煌莫高窟是 1600 多年歷史文明的沉澱,現有洞窟 735 個、壁畫 4.5 萬平方米、泥質彩塑 2415 尊,為我們打開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門,未來,敦煌莫高窟將繼續承載極具意義的國際合作價值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然而隨著歲月侵蝕和人為因素的雙重影響,敦煌莫高窟文物大量流失損毀,其完整性受到嚴重破壞。敦煌莫高窟內的彩塑和壁畫都由泥土、木材、麥草等脆弱的材料製成,時間的推移使彩塑和壁畫產生了多種損害並緩慢地退化。由於遊客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容易長時間滯留在窟內,致使窟內濕度增加溫度上升,最終侵蝕壁畫,並危害到脆弱的彩塑。
究竟我們要如何解決開放旅遊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兩難問題呢?如何能讓長久保留彩塑和壁畫,讓千百年後的人們也可以領略莫高窟的神韻?一個非常重要的解決辦法是用數碼化方法進行文化遺產的保護。
敦煌莫高窟採集到的資料可被應用到旅遊參觀以及公眾教育中,也可作為研究學習的重要資料。資料時代的發展必然導致資料應用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眾所周知,現今世界是一個充滿資料的地方,未來世界更是如此,據 IDC 預測,到 2025 年,全球資料????據將擴展至 163ZB,相當於 2016 年所產生 16.1ZB 資料的十倍。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資料會被應用到更多的領域和行業中,並且演變出全新的應用模式。
為保護文物及在開放旅遊之間取得平衡,敦煌莫高窟引進科技公司,運用數碼化技術,逼真地呈現古老敦煌的神韻與魅力。數碼化成果可為敦煌石窟技術的保護、研究和弘揚開拓新的可能性和無限空間,同時也可用於進行展示,遊客可身臨其境般沉浸在 3D 虛擬環境中觀賞敦煌壁畫和彩塑,感受神秘浩瀚的敦煌文化,緩解洞窟因遊客參觀而帶來的壓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保護計劃中將先進的儲存解決方案應用於包括前期採集、後期影像處理、虛擬漫遊及資料庫儲存等數碼化保護工作中,幫助敦煌莫高窟實現技術復原並且能通過儲存傳揚於後人後世。
案例分享:如何活用數碼化保護敦煌石窟?
https://www.facebook.com/hki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