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盤點智能手機發展史,可以找到很多條線索,比如從PDA到加入電話功能,也可以是從僅有電話功能的大哥大,到擁有固定功能的功能機以及Java擴展能力的半智能機再到現在——當年的機器為何被淘汰,現在的手機又都從前輩們繼承了多少特性?這都是另外的很有意思的問題。
在2016年,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我們用移動設備購物、聊天、付款、分享照片、視頻會議。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那個對淘寶購物心存懷疑的我們,心裡想着「誰會用啊,也不知道錢會不會被偷掉」;甚至,手機?不就是用來打電話的么?
「人工智能馬上就可以發展到和人類無障礙交流的程度了吧?」
「誰知道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代,讓我們知道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過去的經驗似乎變得不再那麼有借鑒性。
只是,今天,我想緬懷一下過去,看看如今人手一隻的智能手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來的。
智能手機前輩,除了「大哥大」,還有PDA
Newton (1993年8月推出;蘋果公司)
又被親昵的稱作「小牛」,是第一台實際意義上的掌上電腦(PDA)。搭載Newton OS系統,機型的正式名稱為「MessagePad」,不過現在提到Newton,既指系統也指機器本身。Newton面世之初使用ARM 610 RISC CPU,無鍵盤,利用手寫輸入,觸控屏幕。Newton 內置Notes、names、dates等應用,後來還添加了文件處理、接受郵件、瀏覽器等功能。但由於早期市場和產品都不成熟,獨木難支,最終於1997年停產,黯然退出了移動終端市場。
PalmPilot (1996年推出第一個型號;Palm Computing 公司)
在推出Palmpilot之前,Palm公司還於1993年推出過一款PDA 「Zoomer」,像其他類似公司一樣,初次試水,市場一片沉寂。之後,Palm總結這次失敗的教訓,制定了兩個原則:一,創立新式輸入法,簡化手寫系統的辨認負擔;二,堅持小尺寸,能放進襯衫口袋才算滿意。經過3年的潛心研究和改進,於1996年推出Palmpilot,一經推出獲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18個月賣了100萬台,成了第一台脫銷的PDA產品。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推出了多款系列產品。
Palm OS還第一次開放了應用開發平台,允許程序師將自己開發的產品放到平台上,Palm 平台上曾經有超過10000種應用。從建立之初,Palm就堅信:未來的個人電腦系統,必定是移動化電腦系統。
Palm OS是一種32 bit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其優秀的性能不只支持PDA,也廣泛的用於其他移動終端。Treo系列就是專門使用Palm OS的手機系列,至此開始了PDA到智能手機的接軌。Treo的功能包括個人數碼助理、語音通訊、電子郵件、網頁瀏覽,後來也加入了攝像功能。
至Treo650 都採用palm OS操作系統,從700開始加入了 Windows Mobile系統。Treo 700w是首部使用WindowsMobile操作系統的型號。
2009年2月11日,Palm公司宣布以後將專注於WebOS和Windows Mobile的智能設備,將不會再有「Palm OS」的智能設備推出。
你是否還懷念它—諾基亞和塞班系統(Symbian)
不知道是先有人發現PDA為什麼不能增加一個打電話功能,還是現有人發現手機為什麼不可以裝備PDA的功能?總之,它們就不負眾望的走到了一起,然後有了愛的結晶—Smartphone。是啊,讓通訊設備聰明一點,我們也可以拿它來查單詞、聊QQ啊。
1998年,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Psion四家合作建立了塞班公司,之後開始研製專為手機搭載的操作系統,最終研製出採用純32位操作系統的Symbian,系統功耗低,內存小,特別適合手機等移動設備。
於是,2000年第一個採用塞班系統的手機:愛立信R380出現在市場上。2002年,諾基亞推出7650,成為了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機。自此,諾基亞延續了1996年以來佔據市場份額第一位的神話,一直到2011年第二季度被蘋果、三星超越。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渴望擁有一款搭載塞班的諾基亞?
然而,現實總是讓人猝不及防。2013年1月24日,諾基亞宣布不再發布塞班手機;2014年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轉賣給了微軟。一個神話的落幕只需要短短4年。誰又能驕傲的起來?
微軟的摸爬滾打—Windows mobile
從做移動終端的第一天,微軟就有一個夢想—統一PC界和移動界,讓用戶在手機上體驗到電腦般的操作。於是,相似的界面,相似的應用程序,相似的操作系統,或者並不適合的生硬複製。但也許,用戶需要的並不是另一個縮小版的電腦,而是應該是體驗更好的移動端操作。
2000年4月,微軟發布了第一個版本的windows Mobile—Pocket PC2000,只有系統沒有設備。2001年10月發布了第一款搭載Pocket 2002的智能手機。在2005年,更新Mobile 5.0之後,允許office的運行,並加上了GPS和WIFI。2007年2月Windows Mobile 6.0,系統操作和Windows Vista相似,微軟期望WM能讓用戶在手機上體驗到電腦般的操作。然後,它就失去了折騰的機會,因為2007年到來了,喬布斯帶着蘋果手機告訴世界:遊戲不是這麼玩的。
2010年10月,微軟宣布中止所有對Windows Mobile的技術支持和開發,Windows Phone接棒。
喬老爺重新洗牌—IPHONE
2007年,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喬布斯首次向世界介紹了iPhone,至此存在了31年的蘋果公司迎來了自己的時代。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
喬布斯強調設計感和用戶感受,近乎偏執的將所有的操作減少了到一個home鍵。採用熱感觸屏方式大大的便利了用戶操作,更重要的是,建立了APP store,為第三方軟件的設計者提供了一個方便高效的平台,滿足了用戶對應用無限的個性化需求。
iPhone 搭載IOS系統,通過不斷的更新來優化功能和界面。至於它如何成功,我想就不用說了。
堅持就是勝利—Android
Android如今成了唯一能夠與IOS抗衡的移動系統。
Android系統基於Linux開發,最初由安迪·魯賓製作用於支持手機,2005年被Google收購,之後經過改良,逐漸拓展到了平板電腦等領域。隨後,Google發布了Android的源代碼。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目前,除Iphone之外,大部分手機搭載的系統都是Android。
程序師開發應用時一般都會發布IOS和Android兩個版本,一般來說,IOS用戶要稍早於Android用戶。現在,越來越多使用英特爾和AMD處理器的電腦也開始運行Android系統。
便攜式智能——Apple Watch
2012年「谷歌眼鏡」的亮相標志著智能設備開始向可穿戴邁進。經過2013年的預熱,2014年各大品牌都推出了可穿戴智能設備,主要分為watch類,包括PS-500智能手錶、PS-100智能手環、Apple watch、gear s2 ,shoes類:Nike、Adidas智能運動鞋,glasses類:谷歌眼鏡。此外,內衣,襪子,衣服上也可以添加智能設備。
2015年,Apple watch出貨390萬隻,智能手環fitbit超越Apple watch在智能穿戴領域搶佔最多市場份額。
作為身體形象的一部分,可穿戴產品對於功能和外觀的要求同樣高,要求將功能完美的融合於產品,並不會影響產品的美感。Apple watch就是一款時尚和科技相結合的產品,因此獲得許多人,特別是年輕用戶的青睞。
可佩帶產品的面積約束了功能的多樣性,而且操控面積有限,也讓該類產品的受眾人群縮小。對此,一些公司除了傳統的顯示屏操控,還開發出了動作操控,或者一鍵多用。不過,可穿戴設備的最大BUG還在它對其它設備的依賴性,很多智能手錶必須搭載智能手機才能使用。據了解,Apple watch2將會換新一代處理器,提供LET網絡功能,如果真是那樣,有可能擺脫手機成為真正的獨立智能設備。
目前,可穿戴智能設備行業還屬於發展早期,功能是要單一化還是多樣化?除了常規的佩戴產品還有哪裡能夠介入智能設備?都有待進一步探索。
VR——機會,還是挑戰?
2016年被成為是VR元年,VR領域的先驅Oculus推出rift後三天突破銷量12萬,HTC的Vive十分鐘預售1.5萬台,索尼預計十月份推出的依托PS千萬級用戶的VR因其價格較低可能會創最好銷量。不過,對於智能機,這是一次機會,還是挑戰,目前還不明朗。
Oculus的創始人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說,再過十年,虛擬設備能夠取代智能手機成為下一個計算平台。目前的VR設備還有些笨重,售價也比較高,購買者主要是科技迷和高端遊戲玩家。由於VR技術發展還沒那麼完善成熟,VR體驗帶來的眩暈噁心等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因此電影拍攝還在探索階段。
未來VR將帶我們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智能手機走到今天,有多少里程碑值得我們記住?